推进生态建设 打造美丽乡村

25.03.2016  11:24

 

海南出台《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

              推进生态建设 打造美丽乡村

                                                                          中国环境报记者孙秀英 海口报道

 

 

中国环境报》截图,3月25日发表于乡村版头条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无数人理想的田园生活状态。但伴随着经济开发和城镇化建设的大流,村庄建设大都存在沦为同质化、模仿化的尴尬境地,许多村庄“千村一面”,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并不明显。

    临海而居、生态资源突出的海南省如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日前出台的海南《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突出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地域文化等要素,加强分类指导,引导村庄因地制宜推进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文化传承型等8类型村庄建设。

    为什么进行美丽乡村建设?

    实现4大目标转变,5年建成1000个村庄示范点

    阳春三月,烟雨春色,暗香弥野。记者走基层发现,海南有些乡村自然环境良好,田园风光旖旎,成为坊间美谈。地处万泉河边的北仍村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2015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彭妈妈的到访让琼海市北仍村朝夕之间走进全球视线,北仍村也因风景优美、就地城镇化、风格古朴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但也有一些村庄因缺乏统一规划,尤其在一些城乡结合部,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建筑风格普遍杂乱无序,加上基础设施薄弱,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瓶颈。

    海南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补齐短板?

    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认为,“海南美丽乡村建设亟需依托地理气候优势,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农村美化、绿化改造结合起来,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垃圾污水治理建设”。

    日前出台的“行动计划”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建成不少于1000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示范点。

    5年后,海南美丽乡村建设将达到何种目标?据悉,“行动计划”分别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4方面给出了答案。

    ——生态人居提升改善,构建有乡村特色的人居环境。

    ——生态环境整洁优美,农村垃圾、污水以及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

    ——生态文化不断进步。农民生态文明素质不断提高,特色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

    海南生态省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规划引领、示范带动等要求,海南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到2020年,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出行、卫生等基本生活生产条件将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将实现干净整洁、舒适美观、文明有序,促进农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如何进行美丽乡村建设?

    明确3项整治、3项建设,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85%以上

    地处海南岛中部腹地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甘什村委会什进村,曾经是“著名”的贫困村,曾几何时全村48户人家中12户就住茅草屋,村民却抱着青山守穷,年人均收入仅2170元。

    然而通过对什进村庄污水、垃圾等生态扶贫式的改造,让什进村开始“脱胎换骨”:村民不但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并且建起了居民活动中心、村博物馆等文化场所。什进村还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以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三大整治,大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文化’三项建设,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这应成为今后海南美丽乡村建设的方向”,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岳平说。

    为深入开展“清洁家园”专项整治,海南将全面清理农村陈年生活垃圾,完善村庄保洁制度,健全“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探索区域共建共享的合作模式,促进农村垃圾就地减量和分类处理。到2020年,将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设施19座,升级改造渗滤液处理设施14座,新增生活垃圾转运设施58座。

    “清洁田园”专项整治方面,则重点清除田间地头农业生产废弃物、推进农业清洁生产、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严格实行“谁污染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的工作机制,到2020年化肥、化学农药分别减量20%和30%,提升田园生态环境质量。

    “清洁水源”专项整治将全面排查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周边工业、生活、畜禽污染源,依法清除、取缔有污染影响的各类排污口和污染源。加强河道水体清淤治理,到2020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5%以上。

    “行动计划”同时提出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文化三项建设。具体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发展乡村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形成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等。

    如何加强美丽乡村整治与建设的指导和监管?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生态处负责人伍晓红表示,“将重点指导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与监管工作;同时,指导市县环保部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环评,并筹措资金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

    海南生态省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人员吴强说,“重点推动乡村建设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和垃圾无害化设施改造。今后将在沼气、煤气、天然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利用方面做好扶持和引导工作,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怎样体现村庄特色?

    加强规划引导,打造8大类型特色乡村

    七叉镇苗村是昌江唯一的一个苗族村庄,上世纪70年代从王下乡搬迁到霸王岭脚下的一个苗族村,这里发展滞后,村民生活困难。为了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昌江将苗村的危房改造与建设美丽乡村相结合,引进海南天涯驿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苗村,着力将其建成极具民族特色的旅游村寨。

    苗村只是海南美丽乡村特色化建设的一个缩影。琼州大地星罗棋布的村庄建设,是乡村社会珍贵的本土文化遗产。为避免乡村建设“千村一面”,需要加强规划引导、做足特色文章。

    海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王辉山曾对海南村镇建设的现状作过调查。据他介绍,“海南有很多具有悠久历史的村庄,随着城市的扩展,已经今非昔比”。据此,他认为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应该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就地改造”的原则,做好本土文化的保护。

  让人颇为赞叹的是,“行动计划”特别强调了因地制宜的指导思想。

    为高标准、特色鲜明的打造示范工程,“行动计划”明确:海南将突出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地域文化、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等要素,加强分类指导,引导村庄因地制宜推进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文化传承型、渔业开发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高效农业型等8类型村庄建设。

    对于因地制宜的理解,海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有独到的思路。该厅有关负责人说,“重点在于立足农村经济基础、地形地貌等实际,充分考虑资源禀赋、乡土文化等差异,挖掘文化内涵,展现各自特色”。

    海南美丽村庄建设如何防止大拆大建带来的“硬伤”?“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如何从顶层设计上保障美丽村庄的长远发展?“行动计划”明确,加强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根据“多规合一”成果,加快编制市(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完善和提升村庄建设规划,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全面建立农村建房报建制度和风貌管控制度,引导村民选用特色民居建筑方案。

    为培育特色文化村庄,“行动计划”提出:充分挖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等农村物质文化,传承和保护农村民俗风情、历史沿革、典故传说、祖训家规等农村非物质文化;完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和民居名录,建立健全保护和监管机制;编制和实施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村庄建设规划应有体现乡村传统建筑特色的专篇。

    海南生态省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发展特色生态经济,也成为避免美丽乡村建设沦为同质化的重要抓手”。海南将把每个美丽乡村打造成特色生态旅游景点,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乡村旅游景观。

 

 

 

社会文明大行动,“女神们”在行动
  根据市妇联《关于组织开展“妇女姐妹齐参与,环境保护局
邓小刚:将制定最严地方标准管理汽车尾气排放
   “习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四环境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