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防洪大堤下的“南渡江边人”

05.09.2014  13:48

海口南渡江岸边来自广西的外岛人在此呈规模化的种植。
在南渡江边居住的本地人正在用鱼喂养鸭子。

  中新网海南频道9月5日 电(邓奥赛)从海口新埠岛桥头到琼州大桥一带的南渡江滨江西岸带状公园的防洪大堤下,生活着一群江边人。他们从哪里来?又是如何生活的?记者近期多次探访,了解这群“南渡江边人”的喜怒哀乐。

   发现:防洪大堤下的南渡江边人

  海口许多骑行爱好者对南渡江畔的滨江景观道很熟悉,一些市民也喜欢到滨江路散步休闲。但对于生活在眼前的江边人并不了解。一位骑行爱好者高先生表示,知道这里住着人,但是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人?

  钻过新埠桥头早已破损的护栏,便可见一条宽8米左右,高于河床10米的防洪大堤,每相隔百来米有一个石阶,可以下到河岸。

  记者获悉,在这防洪大堤下生活的“南渡江边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原本居住在此的海口本地人;另一部分是外岛人,多来自广西一带。他们沿着南渡江边,围着大大小小的鱼塘和菜地而居。

  据了解,南渡江发源于昌江、白沙两县交界的坝王岭,主流河道在海口入海,流速放缓泥沙沉积,形成一长带状江畔泥地。

   本地人:这里是我们的老家

  “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在江畔长期定居的住户王师傅讲述道,此处叫做“白沙坊”,其父母、兄弟、子女全家十几口人都住在这,几间简陋的房子就是他们的住房。在江岸边他们将小小的地块规划得甚好,最外面是鱼塘,中间是菜地,靠近江边停着几艘渔船。

  平日里,王师傅在秀英港开车谋生,妻子在外做工。去年听说养鸭子挣钱,就把鱼塘里的鱼都卖了,进了一批鸭子,用椰子肉和小鱼精心喂养。不料今年7月台风“威马逊”袭击海南,家中鸭子死了200多只。王师傅算了笔帐,200只鸭子以100块一只卖,损失近两万块,现在剩下的鸭子尚小,需再养养才能卖得好价钱。

  王师傅家的生活用水是从岸上接来的,用电则是靠电瓶,做饭使用罐装煤气。虽然生活清贫,他们也有自己的娱乐方式。王师傅的堂弟在一田垄埂上建了一间“娱乐室”,里面放了一张自动麻将桌。

  记者询问其为何不在岸上找个地方落脚时,这位40来岁的海南爷们无奈地表示,挣不了那么多钱,就在这里呆着吧。

  如今,王师傅夫妻两口子挣钱,他20岁的女儿也已出去工作。而儿子还小只能在家里帮帮忙。

   外地人:同乡聚堆“发财

  清晨,南渡江畔的菜地已忙碌起来:洒水、施肥、除草,人们熟练地劳作着。屋内孩子们还在熟睡中,远处有几辆摩托车沿着南渡江河岸轰隆隆的开来。人们操着各种口音开始交谈,待商讨完后一筐筐的蔬菜被拖走,辛苦一早上才算告一段落。

  在南渡江边生活着很多外乡人。他们的居所用砖块简单堆砌而成。来自广西的黄大姐刚到海南半年。她说,近些年老家的年轻人都在外挣了钱,他们一家也凑了些钱跟着同乡来到海南“淘金”。

  黄大姐家仅一间房,两个乖巧的女儿与夫妻俩住在一起。靠天吃饭,入不敷出是常有的事。刚刚过去的台风“威马逊”,黄大姐家的菜地和鱼塘损失严重。至今她回想超强台风来袭当晚水位渐渐逼近门前的情景还有些后怕。

  黄大姐透露,这一带的外地人多是从当地村民手中租地生产,租金每亩地约3000元。生活用电是用木棍加电线一段一段地从流水坡牵到住处。为了方便灌溉,他们还铺设了水管。如今,王大姐两个女儿已安排在附近小学读书。

  说起何时回老家,黄大姐一声声叹息:原本希望能挣点钱回家,到海南半年了也没多少收入,今年能否回家还要看冬季收成如何。 (完)


相关报道:海口南渡江畔种养业"开发"热或致水质污染
                    海口南渡江沿岸垃圾乱倒触目惊心无人管
                    海南南渡江(澄迈段)旅游新路线开辟
                    海口整治南渡江土地 两农业产业园作物已批量上市
                    南渡江一座便民木桥修好通车
                    海南启动流域生态健康评估 为南渡江等流域“诊断
                    海口南渡江30万亩土地整治 琼山子项目顺利
                    记者走访:垃圾没了 海口南渡江边恢复昔日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