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海南省残疾人康复工作

12.10.2015  12:31

                康复不仅能够帮助残疾人减轻残疾程度、补偿和改善身体功能,提高机体运动能力,康复还是保障残疾人获得生存权和发展权与融入社会生活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通过对我省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践探索,进一步探讨残疾人康复的相关问题,以推动我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向前发展。

——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符桂和

  一、我省残疾人康复工作现状
            康复是残疾人回归社会的基础,也是残疾人的重要权利之一。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省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49.4万人,占全省人口的5.95%;平均每5个家庭就有一个残疾人家庭,每17个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
              目前我省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达到28.9万人,占49.4万残疾人口的58.5%,其中有15万残疾人迫切需要医疗服务与救助,有8.2万残疾人需要配置辅助器具;有5.7万残疾人需要康复训练与服务。   
二、全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政策有保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在残疾预防、康复服务、康复机构及人员、辅助技术、保障措施等方面制定了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及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细则;二是积极贯彻国家五部委文件精神,将残疾人主要康复项目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报销范围,为贫困残疾人提供临时医疗救助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贫困残疾人的基本医疗康复需求。
      (二)基础设施建设有大发展:    目前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完善,人员技术精湛,服务理念周到,被国家中心量化考核评定为省级优秀中心,成为全省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和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的技术资源中心;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五指山市、澄迈县、屯昌县、定安县、乐东县等11个市县,通过新建或改造项目,具备了较好的综合服务设施场地,并配备了基本的辅助器具展示和功能训练场所。
          (三)康复能力有提高:一是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人才培养规划(2005-2015年)》,多形式、多渠道地加大我省各类康复人才培养力度。二是较好地完成了国家和省统一组织的学科带头人、康复技术骨干、康复业务工作骨干、社区康复协调员等项目的培训计划和目标任务;三是各类残疾人康复机构的规范化建设。目前全省已有64家机构被认定为残疾人康复项目定点服务机构。
          (四)社区康复工作有新作为:各市县依托当地的社区医疗卫生资源,基本建成1-2个残疾人社区康复站,配备基本的康复训练器材,明确相关岗位人员和工作职责,为基层残疾人搭建了康复训练的平台。三亚、儋州、文昌、琼海等市残联康复站建设情况较好,康复站运转正常,康复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残疾人参与活跃,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今年重点扶持建设的海口、屯昌、文昌、白沙、儋州、三亚等七个市县康复示范站建设已全面开展。
            (五)康复项目开展有多样性:各级残联积极协调同级政府及其卫生、民政、财政等职能部门,与残疾人康复项目定点机构或相关医疗机构通力合作,以白内障复明手术、肢体残疾矫治手术、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精神残疾人住院和服药救助、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康复人才培养培训等项目为重点,全面开展各项康复工作,并不断扩大康复服务覆盖面,使广大残疾人受惠受益,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存在问题
            残疾人康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亟待加强和改进的问题。
            残疾人基础数据工作有待加强;康复需求与康复服务之间矛盾突出;基层残疾人康复工作缺乏有效机制,服务能力薄弱;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机制亟待完善;省级残疾人康复技术资源中心缺位,开展康复服务和指导的能力有限。
  四、构建我省残疾人康复服务和保障体系的对策
          (一)加强领导,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康复服务”目标积极推进政策保障和康复工作机制建设。
            当前,伴随着康复工作格局的调整,国家正在审议出台《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和《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完善、整合现有的相关政策规划,争取出台更多的普惠及特惠政策。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医疗救助力度;建立残疾人康复项目纳入医疗报销范围目录细则;出台0—14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管理办法、精神残疾人常规免费服药管理办法、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补贴管理办法、扶持民非残疾人康复机构发展管理办法等。                                                                                     
            (二)整合资源,加快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是充分利用福利彩票公益金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来加大加快对省级残疾人康复资源中心建设的力度,争取建成一个全国唯一空白的省级残疾人综合康复资源指导中心,担负全省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技术研究、康复技术培训、康复指导等职能。二是及时推进各市县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康复配套建设,配备满足残疾人功能训练指导、辅助器具展示的场所和康复设施设备,充分发挥出应有的功能与作用。三是积极协调沟通卫生、民政、财政、住建、旅游委等部门,借助国际旅游岛建设统一规划、加强卫生城镇和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机遇,全力推进社区康复示范站建设,因地制宜就近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
            (三)创新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一是贯彻落实省政府即将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实现精神残疾人防治康复工作纵到底,横到边的服务网络。二是借助“琼海市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的东风,积极争取出台相关政策,将重性精神残疾人日间照料医院康复、基层卫生院康复科康复、工娱农疗基地康复等相关费用纳入新农合、城镇职工、居民医保报销范畴。三是整合残联扶持残疾人就业项目、阳光家园托养项目、重度精神残疾人生活补贴项目,借助农场医院精神技术力量和土地资源,着重推动重性精神残疾人康复基地建设,搭建精神病人“治疗、康复、回归”的中间链条,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社区精神残疾人防治康复工作网络,实现“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目标。
            (四)加大康复工作宣传力度,强化康复项目管理和督导工作。
            一是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传媒,通过宣传与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关的公益活动,普及康复知识,提高残疾预防意识。二是利用“全国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国际残疾人日”等节点,向社会广泛宣传康复工作的重要意义,唤起全社会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三是在省残联主办的《今日海南残联》报、《感恩》杂志设立版面专栏,宣传残疾人康复政策,解读康复救助项目,报道基层康复协调员的感人事例,在社会营造良好的残疾人康复工作氛围。
          (五)加快康复人才培养,为残疾人提供有效康复服务。
            一是要加大对各类康复机构工作人员、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力度,拓展康复人才培养方式和渠道。二是要积极与卫生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全科医生培训内容,举办各层次培训,培训后的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与社区康复协调员共同为残疾人提供服务。

责任编辑:黄愉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