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将汗与血 护住那片绿

11.03.2015  11:16

    绿色,祥和安宁,是人类最愿意亲近的颜色。绿色环境,是人类不可替换的资源,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北方地区大范围雾霾的存在,让所有人终于明白,生态环境与每个人切身相关,无关富贵贫穷、高低贵贱。环境遭受污染,每个人都是受害者,没有人能是例外。只要你呼吸空气,只要你每天饮水,只要你吃下东西,只要你生活在地球上,你就无法逃脱环境的制约。

  所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所的呼声,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与此相应,政府对于保护环境的立场也越来越强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工作有这样的表述:“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铁腕”一词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当罕见,宣告了政府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将“零容忍”,将严格执法、坚决治理、绝不留情。

  这种对环境保护异乎寻常的坚定态度,值得我们充分关注。本报观察员认为,这不仅是一种政策的变化,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与发展经济同样重要的目标,是发展中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任何破坏环境的行为,都必须要追究,任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都必须要制止,相关人员都要付出代价。通过这样的信号,中国向世界表明:黑色GDP决不是中国的追求,中国追求的发展是绿色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是金山银山青山并存的发展。

  这种坚定的态度,体现出一种非凡的历史担当。我们知道,环境保护是关乎一个民族长远发展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是非常深刻的历史总结。人类文明诞生几千年来,因生态环境恶化而衰亡的文明、国家数不胜数。据史书记载,著名的丝绸之路上,曾经存在过许多繁荣的国家、城市,因为沙漠的侵蚀而不断衰弱败落,最终湮灭不闻,只留下断垣残壁供后人凭吊。如果我们不想步这样的悲剧后尘,就必须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给子孙后代繁衍留一片蔚蓝的天空,给中华民族延续留一方干净的土地。

  中央政府对环境保护如此重视,无疑将会惠及以生态立省、以生态为核心竞争力的海南。

  良好的生态环境一直是海南的骄傲,也是海南赖以发展的核心资源。如果我们仔细剖析海南近年来的发展目标、路径和抓手,就会发现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海南一直在主要围绕生态环境来写发展这篇大文章。无论是建设生态省,建设全国人民的后花园,建设国内外游客的度假天堂,还是建设国际旅游岛,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崛起,最根本的依仗,就是海南的生态环境。正因为紧紧抓住这一核心资源,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海南才实现了近年来的一个个发展目标,实现了一次次的跨越。

  也正因为生态环境如此重要,海南才格外重视保护环境。从1999年海南省人大通过《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和《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到2009年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承担起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重大战略任务,到海南省第六次党代会鲜明提出绿色崛起的目标,海南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形成了一张严密的制度之网,有效地维护了生态环境的安全。

  但是,不容否认,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并没有根本杜绝。近年来媒体曝光的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尽管这些破坏行为只是轻微的、小范围的,对海南整体生态环境影响不大,但也提醒了我们,海南的生态环境并不是绝对安全,并不是高枕无忧。破坏环境的行为无孔不入,只要有一丝疏忽,就有可能给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这样的教训我们有过不少。所以,保护生态环境的“篱笆”,海南还需要扎得更密、更牢固一些。

  我们注意到,在今年海南省政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生态保护也提出要加大保护力度,其主要措施是划定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继续开展绿色宝岛大行动、完善生态环境考核评价体系等等。这些措施是从海南实际出发,针对海南生态保护存在的不足出台的,其重要意义无需再赘言,关键还在于如何落实。千计划万计划,不如实干一句话。生态环境的安全,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各市县政府的踏实行动上。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借中央政府空前重视生态保护的春风,海南要在生态保护上走得更远一些,要成为生态保护的“全国示范区”。我们应当有这个决心,也应当有这个自信。(来源:海南日报    吴卓)

社会文明大行动,“女神们”在行动
  根据市妇联《关于组织开展“妇女姐妹齐参与,环境保护局
邓小刚:将制定最严地方标准管理汽车尾气排放
   “习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四环境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