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三郎"足迹遍布地震灾区 救死扶伤"没有上下班"

04.11.2014  23:17
"拼命三郎"足迹遍布地震灾区 救死扶伤"没有上下班" - 海口网
来源: img.hkwb.net

    从医29年,他累计为患者减免医药费20多万元;

  参与志愿服务,他累计服务时间超过2888个小时;

    拼时间、拼耐力、拼细心,他被同事称为“拼命三郎”;

  救死扶伤,他足迹遍布汶川、玉树、雅安、鲁甸等地震灾区……

  徐宙雄,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梅溪乡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用真诚之心服务父老乡亲,以仁爱之心善待每一位患者,用大爱之情服务社会,他是病人眼中的“好医生”,他是基层百姓为之感动的“中国好人”。

好医生”徐宙雄。资料图片

  1."拼命三郎"巡诊5年骑坏俩摩托 救死扶伤“没有上下班

  这是徐宙雄从医生涯里的普通一天,早晨7点半,他已经跨上电动车准备出门。黝黑的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一件洁白的大褂衬托着医者的庄严。这一天的主要工作是去胥家桥村为老人进行每月例行的身体检查。胥家桥村的10多位空巢老人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倍受折磨,徐宙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些老人平时没人照顾,我只是希望能尽一份力,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徐宙雄颇有感触地说。

  从乡卫生院到胥家桥咀上组有8、9公里,没有公交车通行。徐宙雄骑着电动摩托穿行在乡间的小路上,他的白大褂随车飘逸,如同一位白衣使者正向人间送去福音。他说,以前在乡里巡诊都是靠走路,办事效率低,一天看不了几家,2009年才换了电动摩托车。5年间,电动摩托车都跑坏了两台,一共换了八套电池。

  徐宙雄从医29年来,每天早晨6点到门诊室,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回家,这是他多年来的习惯,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经常加班到凌晨三四点,常常为了诊治病人而废寝忘食,无论是服务人数还是服务质量,均在全院前列。同时,他义务为梅溪乡敬老院卫生室值班,利用休息时间和周末为老人们解决疑难病症。医院人手不够用,住院人数多,他也常常加班加点坐门诊。

    1997年10月的一天,徐宙雄正在吃午饭,听说有位男孩溺水,他立即飞奔到出事现场,为孩子施行了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30分钟后,孩子终于有了呼吸。如今,这孩子已经20多岁了,每每提起此事,他都会对徐宙雄充满感激。

  常常有人问徐宙雄这么拼命,累不累?“肯定累,当然累!但是人的一生是很短暂,我们都有自己的追求,我希望利用有限的能力,尽可能多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看到他们的生活因为我的小小举动而得到改善,何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徐宙雄笃定地回答道。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