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违建拆除量防控量全省第一 海口整违获成效

11.04.2016  09:03

  一幢幢违法建筑在挥舞的铁臂中倒下,一块块宝贵的城市发展空间在掌声里腾出。一场席卷全省的“打违控违防违”行动,让全市群众直接受惠。一季度海口全市拆违77.96万平方米,防违控违10.76万平方米,拆除量、防控量都是全省第一。

  整违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2月1日,细雨霏霏,寒风夹杂着冬雨不时吹打在人的脸上。在美兰区灵山镇,数百名城管、公安、联防等工作人员,冒雨组织拆违。炮机伸展钢臂来回挥舞,轰鸣声不断,4宗新增违建随之解体倒下,拆除总面积为1260平方米。

  这只是今年海口打违行动的成功一幕。海口市委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打违控违工作,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孙新阳多次对打违控违工作作出批示。在“打违控违防违”这项我省重大工作部署中,海口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稳扎稳打。进入“双创”模式,“四种精神”的带动,更是让海口一次次交出漂亮的答卷。

  据省整违办通报,今年一季度海口共拆除各类违法建筑732宗77.96万平方米,防控违法建筑577宗10.76万平方米,继续领跑全省各市县。其中,秀英区控新增力度空前,防违控违量排名第一;龙华区拆除38.8万平方米,拆违量排名第一,占到全市拆除总量的近50%。

  “零新增”试点成功

  今年元宵刚过,秀英区出动80多人和2部大型炮机组成快速反应队伍,对石山镇春节前后立案在册的8宗共15栋违法建筑进行集中拆除。

  随着互联网农业小镇的建设,石山镇正成为海口镇域发展的一颗新星,这也成为少数人眼中违建牟利的“契机”。为此,海口将石山镇列为“无违示范镇”。自去年12月启动“无违示范镇”创建以来,石山镇提出“五个全覆盖”工作法,即宅基地确权发证全覆盖、私宅逢建必报全覆盖、违建零报告全覆盖、违建零增长全覆盖和责任倒查全覆盖,成效显著。

  今年来,海口围绕打造无违建镇街,确保“零新增”工作目标,各区继续加强网格化规范管理。

  全市层层筹划,对存在的各种问题抽丝剥茧,确定了以“网格化”动态巡查管理、“零违建”报告等为主体的管理制度。一支分别来自市、区、乡、村的四级干部队伍,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控违网络,采用“车巡、徒步、驻点”加“数字城管监控”等方式,全方位、不留死角地巡查,做到对新增违建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拆除。

  建章立制长效管理

  3月31日,龙华区组织400多名执法人员,共拆除违建仓库、加工厂等7.18万平方米。这些加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和垃圾,污染美舍河,政府结合打违,保护了沙坡水库和美舍河的水资源环境。

  海口市委常委、副市长巴特尔透露,海口将以多种形式建立长效“无违”机制。一是强化网格化手段,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网格管理模式,结合市委组织部出台的村居“两委”班子考核暂行办法,落实镇街、村居防违控违打违的主体责任;各区政府还将和辖区物业企业签订责任书,严防已建小区的违建。二是一体化考虑农宅报建和分类处置,出台《农村宅基地报建管理暂行办法》,采取各种形式鼓励农民合法报建;严打违建的同时,对符合分类处置条件的建筑确权办证,对新建建筑鼓励、引导合法报建。三是强化违建督查,做到每天督办、每月督查,督查各区防控机制、快速处置队伍和机制、巡查队伍和机制等建立情况;并对《亮见》节目曝光的相关行为举一反三,坚决斩断违建背后的利益链。

  海口今年还将作出一系列重大突破:5月1日起,宅基地新建房屋必须依法报建、逢建必报;6月30日前完成全部历史违建的分类处置;7月1日起对符合分类处置条件的房屋进行确权办证;8月30日前完成200万平方米拆违任务,年内完成300万平方米的违建处置。(记者 单憬岗 郭萃)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