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民间祭奠74年前抗日村民 四村百余村民几被日军屠尽

17.08.2015  09:09

  【解说】8月16日,农历七月初三,在海南定安县周公村公路旁的陵园中,上百名群众前来祭奠埋葬于此的109名惨遭日寇屠杀的抗日村民。

  记者在现场看到,村民在一座“三村抗战同日殉难义士林俊南等一百零九名之公墓”纪念碑前献香、祭酒、告慰先灵。

  据了解,此碑为大屠杀幸存者于1945年冬所建,石碑背面记载着“大河桥”屠杀惨案的大致过程。墓庭平铺着一块约120厘米长,40厘米宽的石匾,上镌刻着时任定安县长钱开新所题写的“气壮山河”四个楷体字。

  在74年前的今天,位于定安县黄竹地区周公村委会的大河、后田、牛耕坡、周公四个村,109名村民被侵琼日军杀害,房屋全部被焚烧,四村废墟人遗骸,周公、牛耕坡村变为了“无人村”。

  据介绍,1941年,定安县委为了扰乱日军在定城、居丁、黄竹据点之间兵力的部署,多次布置当地党组织领导群众开展破坏公路、桥梁、电话线和散发标语等行动。8月20日晚,大河、后田、牛耕坡、周公四个村的村民拆掉了大河桥,扼住了日寇交通咽喉。

  中共定安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崔开勇告诉记者,日军在大河桥被毁之后,立即展开了疯狂报复。他们以查良民证为名,黎明前包围村庄,将大河、后田、牛耕坡、周公四个村在家的男女老幼共114人分别押到村民的几间大房子关起来,除5人成功逃脱外,其余109人皆被日军纵火烧死或用刺刀刺死。

  【同期】(中共定安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崔开勇)

  他们(侵琼日军)的手段主要是用汽油,把那三间房子,就留一个门口,浇上汽油之后点火,你从门口出来的话,他(侵华日军)就用刺刀刺你,那么里面的人就活活被烧焦、烧死。大河村三间房子都是这样做。

  【解说】现场参加祭扫活动的还有一位当年大屠杀的幸存者。现年93岁大河村民符和昌因当时在山坡上看守番薯,赶山猪,逃过此难。符和昌对记者讲,当时日军到处巡逻,没人敢回来收尸,尸体腐烂,发出恶臭,顺风飘至二三里外。大屠杀发生两个月后,符和昌和其他的幸存者,凑钱买些礼物送给炮楼伪军汉奸后,才得以回村收拾尸骨和收割稻谷。

  记者 吕志强 海南报道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