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抓好“三农”工作 确保实现全面小康

23.02.2016  17:04

着力抓好“三农”工作 确保实现全面小康

 

  本报评论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之际,我省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农业农村工作,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始终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确保全省农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十二五”时期,全省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5566元增长到2015年的10858元,年均增长14.3%,均快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人口减少35.2万人,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社会事业发展加快,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改革发展的亮丽成绩,为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增添了底气,为“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十三五”顺利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让全省所有农民共同迈进全面小康是“十三五”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各地必须牢固树立短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促增收,我们要着力破解热带特色现代农业“王牌不王”问题,调优结构,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创响品牌,延伸产业链,放大附加值;要深化农业农村各项改革,支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最大限度释放农业农村创新发展的活力;要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镇村延伸,建设更多尊重自然、传承传统、干净文明的特色乡镇、美丽乡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硬指标。打赢脱贫攻坚战贵在精准,重在实效。我们要做到精准识贫,精准施策,精准配套政策,精准配置扶贫力量,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用实力、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用好管好各类涉农专项资金和补贴,公开监督,严查各种侵农损农行为,确保政策实惠真正落到农民头上。同时,要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配强涉农干部,选好农村致富带头人,提高做好“三农”工作的本领。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农村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让我们持之以恒,勠力同心,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扎实做好脱贫开发工作,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作出新贡献。

 

(本文摘自《 海南日报 》2016年2月20日  A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