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土地承包费 24宗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在海口当庭宣判

10.10.2019  22:11

      10月10日,海口琼山法院大法庭里的庭审结束,双方当事人签完笔录后相继离开。此次庭审是海口琼山法院民事速裁团队成立以来,首次对涉及群体性的系列案进行“简案快审”,经过2小时的庭审,原告海南省国营红明农场和多名被告的24宗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全部完成举证、质证、发问、询问和辩论,并进行了当庭宣判。

      海南省国营红明农场因承包户多年拖欠土地承包费,将49名承包户起诉到法院,要求解除双方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并支付拖欠的费用。该批系列案由民事速裁团队中的2名法官承办。经调解,相继有25名承包户陆续履行了约定的缴纳承包费的义务,原告也对这些承包户撤回了起诉。而不履行约定的24名承包户,该院也依法进行宣判。

      开庭之前,速裁团队成员做了充分准备。承办法官认为,该批系列案虽然诉争土地承包合同时间跨度大,但证据之间能够相互印证,争议事实能够在庭审中调查清楚,法律适用也比较清晰,应当当庭作出裁判,把裁判结果告诉当事人,从审理到宣判直接在公开的庭审中进行,让当事人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庭审结束后,双方当事人对审判效率以及法院能从减少当事人诉累方面进行考量的做法表示满意,案件的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今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意见》,要求普遍开展一审案件繁简分流工作,完善民商事、行政案件繁简分流标准,根据案由、诉讼主体、诉讼请求、法律关系、诉讼程序等要素,确定简案范围。

      根据上述规定,琼山法院制定了民事繁简案件的甄别和分类标准,并成立了由3名法官、3名法官助理、3名书记员组成的民事速裁审判团队,力争用30%的人力化解50%-70%的简单民事案件。通过1个多月的磨合和有效尝试,琼山法院民事案件“简案快审”工作已经逐步步入“快车道”。

      据悉,这是琼山法院民事速裁团队成立以来,首次对涉及群体性的系列案进行“简案快审”,力求有效发挥民事案件快速审判的程序优势,采取集中时间审理案件,节省司法资源和当事人诉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