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人脸识别“找茬式”测试:戴墨镜、用照片能识别吗?

20.09.2017  19:43

      记者和志愿者一起站在识别区,系统无法识别

      记者戴墨镜查询不动产信息,自助查询机显示认证失败

      近日,苹果公司推出的新款手机iPhoneX以“刷脸解锁”取代了“指纹解锁”,成为了热议的话题:手机的“刷脸解锁”时代是否就要来了?从去年至今,刷脸新闻频频进入公众视野:今年8月份,海口市国土资源局启用不动产登记信息自助查询服务,市民通过身份验证和人脸识别,在30秒内就可以打印出不动产登记信息记录、招商银行去年年底在海口推出了“ATM刷脸取款”业务……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爆发”,是否意味着证件、指纹识别等传统身份识别方式将被取代?有网友着急地问:胖了、瘦了怎么办?有人假扮自己怎么办?

      近日,针对网友们提出的种种疑问,记者在海口一些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领域进行了“找茬式”的测试。

      A、办理银行卡

      拿着照片可以刷脸吗?系统显示“无法识别”

      人脸识别技术在银行的业务方面应用比较早,其中,海南银行在银行卡开户、信息维护、理财产品认购等几十项业务上面都有广泛的应用。18日,记者尝试了用人脸识别来办卡。

      海南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人脸识别技术主要是用来判定开卡人是否为身份证上的本人,系统会通过对开卡人的人脸识别并与身份证上的照片进行对比,以评分的形式来辨别相似度,“相似度在80%以上,就可以断定是身份证本人。”

      接着,记者就开始了体验:

      首先,记者在正常的情况下进行人脸识别,系统显示,记者本人与身份证照片相似度为92.55%并通过身份确认。

      随后,记者人为制造了一些“障碍”——对着摄像头做鬼脸。记者先后变换了多次面部表情,系统显示相似度均在82%至84%之间,勉强通过身份验证。

      随后,记者戴上墨镜,系统共识别了两次,第一次相似度为62%,第二次相似度为69%,均没有通过身份验证。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办理业务的时候,他们会要求客户摘掉墨镜、帽子等遮挡物,以便系统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

      第三次实验,记者用手机上的一张本人的面部照片对着摄像头,这次,系统显示“无法识别”。

      B、ATM机刷脸取款

      戴墨镜、做鬼脸、刷照片均无法取钱

      刷脸取款,不要以为只要在ATM面前一站,机器识别您的身份后就会自动“吐”出钱来。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在人脸识别阶段,有人冒充自己盗“刷”怎么办?拿张照片能成功“刷”到钱吗?答案是NO!

      去年年底,招商银行在海口推出了“ATM刷脸取款”业务,客户无需插卡,通过ATM机刷脸就可以完成取款。18日,记者邀请了银行的一名工作人员作为志愿者配合记者完成了刷脸测试。

      首先,该工作人员在ATM机选择“刷脸取款”功能,系统提示即将拍照并提示“将面部对准摄像头”,几乎就在一瞬间,抓拍成功。

      随后,志愿者对着摄像头变换了多个表情,最终没能通过识别。

      第三次实验,志愿者拿着一张纸对面部进行局部遮挡,系统均显示“没有成功拍摄”,并要求“露出整个脸部并看向摄像头。”

      第四次,志愿者戴着墨镜进行测试,系统仍显示“无法识别”。

      第五次实验中,志愿者在手机中选择了一张面部清晰的照片对准摄像头,系统仍然无法识别。

      随后,记者和志愿者一起进行了第六次实验,当记者和志愿者一起站在识别区的时候,系统显示“请确保屏幕前只有一个人。”

      该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刷脸取款”是应用了“人脸识别技术”和“活体检测技术”,不仅对人脸的五官位置、脸型和角度进行了精确的计算,而且还有效地避免了纸质照片、手机视频以及面具的干扰。

      C、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

      刷脸成功30秒内打印出不动产登记信息记录

      今年8月份,海口市国土资源局启用不动产登记信息自助查询服务,市民通过“自助查询机”进行身份证验证和人脸识别,就可以轻松地打印出不动产登记信息记录。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国土大厦,通过身份验证和人脸识别,在30秒内就打印出了不动产登记信息记录。

      随后,记者开始进行“鬼脸测试”,均显示“拍照不成功”。记者又变换表情进行了几次测试,在进行到第三次的时候,系统显示拍照成功,但提示“对比失败,身份证照片和本人照片并不一致”,最终还是没有成功比对。

      最后一次测试,记者同样使用了手机中的照片,但是无论测试多少次,最终都无法成功通过系统识别。

      D、闯红灯人脸识别系统

      摇头晃脑、戴墨镜均逃不过“天眼”

      为进一步规范路段、路口通行秩序,今年8月初,海口交警在海口两路段设置了电动自行车与行人闯红灯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将对闯红灯的行人和电动车驾驶员进行拍照,并通过人脸识别将违法行为人的信息曝光在路边的LED显示屏上,以警示教育。

      昨日,记者在海口金龙路与玉沙路交叉口对这套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了尝试。

      过街红灯亮起时,记者开始闯红灯过马路,并且将面部尽量清晰地呈现在摄像头面前,大约过了几分钟后,大屏幕上出现了记者的身份信息。

      随后,记者在闯红的过程中不断地摇晃脑袋,尽量让摄像头无法捕捉到清晰的面部,但是最终,摄像头还是成功抓拍到了记者。

      第三次过街,记者戴上墨镜,以正常的状态闯红灯,几分钟后,记者的信息同样被曝光在了大屏幕上。

      专家

      人脸识别技术已被研究几十年,即将大规模应用

      在海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王兆辉看来,人脸识别这项看起来高大上充满科技感的事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了,“这项技术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了。”王兆辉介绍,人脸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并不是很复杂,“就是在人的面部做了很多定位点,系统通过定位点对面部图像进行计算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王兆辉介绍,人脸识别的主要规则为:通过视频、图像采集设备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再利用核心算法对其面部的五官位置、脸型、角度进行计算分析。

      “为什么有时候人戴着口罩、墨镜等遮挡物以后就无法识别了呢,就是因为没有办法识别到定位点。”王兆辉介绍,其实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了:马路上的摄像头抓拍、单位的打卡机等都开始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就像车牌识别刚出来不久,就已经被广泛应用,人脸识别技术也即将会被大规模应用。”王兆辉说。

      对于很多人都关心的安全问题,王兆辉认为,任何一项技术都没有办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安全,但是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性也会越来越高,“人脸识别技术是辅助手段,一定会跟其他技术手段相结合来使用,比如与‘活体检测技术’配合,就能够有效地解决使用照片、视频、面具等带来的安全因患。”他说。

      (原标题:海口人脸识别“找茬式”测试:戴墨镜、用照片能识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