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动态第8期(总第182期)

27.06.2014  11:43

 

扶贫工作动态

 

第8期(总第182期)

海南省扶贫工作办公室                                                                                                    2014年6月17日

 

编者按: 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和干部驻村帮扶,是当前扶贫开发的重点工作。定安和屯昌两县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参考。

 

规范程序  科学识别  确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定安县扶贫办

 

在省扶贫办的指导和各部门的配合下,我县严格按照《建档立卡工作方案》要求,遵循“三个坚持”的原则,自上而下分解任务,自下而上识别对象,做到“不漏一村、不落一户、不错一人”,较好的完成了阶段性工作任务,为新一轮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一、基本情况

定安县有10个乡镇、116个行政村,总人口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万人,占77%。按照县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要求,至5月底,全县116个行政村完成了宣传发动、成立村级民主评议小组、户主申请、村民小组推荐、入户调查、村级民主评议、审核、公示、全部信息录入、上报等工作。目前,共识别出贫困农户数8339户,贫困人口33563人,36个贫困村和10个特困自然村。

二、主要做法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建档立卡工作,省扶贫办吴井光主任5月13日到我县督查指导建档立卡工作,县委书记陈军、县长符立东对该项工作都做了重要批示,副县长莫汉博深入基层指导建档立卡工作。为确保成效和思路创新,我县成立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县长莫汉博担任,各镇镇长及县包点的联系点单位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县扶贫办主任陈灵兼任。全县各镇也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事项,为建档立卡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部门配合,保障经费

      部门配合是搞好建档立卡工作的基本保证。在制定实施方案时,考虑到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明确要求各联系点单位牵头该项工作,所涉及的部门予以配合,同时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职责,进村入户调查同时开展,识别过程同步进行。为了保证建档立卡工作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县财政专门配套了8万元作工作经费,各镇政府也按每户投入5元配套的方式,共计投入16万元,在宣传动员、人员培训、资料印制、信息录入等环节提供了经费保障。

      (三)搞好宣传,强化培训

      我们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宣传工作,除了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向农户宣传外,还利用宣传栏、各村村务公开栏张贴宣传资料。据统计,全县共出版墙报宣传栏10期,发放宣传资料50000多份,张贴宣传标语230条,悬挂横幅36条,举办各级培训班共计139期,召开村民大会116次,群众座谈会1500多次,专项督促检查15次。同时,我们还对县、镇、村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一是由政府办牵头,县领导、各乡镇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和扶贫、民政、统计、残联等部门参加的县直培训;二是各镇组织有关业务骨干、村干部、驻村农村指导员参与具体业务培训;三是驻村指导员指导各村成立评议小组时,对评议小组成员、各村民小组长进行培训。通过层层培训,使各工作队员明确工作的总体要求,学习掌握工作步骤、调查方法及标准、误差纠正、指标解释、资料汇总和数据处理等业务。

      (四)制定方案, 规范程序

      在深入调查、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县领导小组进行专题讨论,制定实施方案,在指导思想和原则、目标要求和范围、工作步骤、保障措施等方面作了周密科学的部署,严格按照“报—查—评—审—批”五个工作程序进行。

即群众申报:由农户如实填写《农村贫困户申请书》,报村委会审查。申报时,要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群众自愿、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规模控制。

即入户调查:各驻村工作组深入所包的村,逐户调查农村常住户2013年家庭收入,认真填写农户的上年家庭人均纯收入,核查以家庭为单位,坚持做到核查家庭收入与综合评估家庭实际生活状况相结合,根据测算结果,依据识别标准,按人均纯收入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将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09元以下的农户分为五保户、低保户、扶贫低保户和扶贫户四种类型。

即民主评议:由村民主评议小组根据核查出的贫困农户家庭收入和生产生活条件,通过“五查五看、五优先”(即,查家庭收入、看经济来源;查家庭资产、看消费水平;查家庭劳力、看劳动观念;查居住条件、看生活环境;查致贫原因、看贫困程度,民政局已审批的低保户家庭、残疾人家庭、独生子女户家庭、单庄独户生活贫困的家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纳入)进行评议和排序。

即“四级审核”和“四级公示公告”:“四级审核”即村民小组、村委会、镇政府和县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四级公示公告”即村民小组评议结果第一榜公示、村委会审核名单第二榜公示、镇审核名单第三榜公示,县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名单第四榜公告。审核要坚持集体审核原则,严格审核程序,审核结果要签字认可;公示要规范形式,做到格式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和举报电话统一,要抓好公示结果的衔接,处理好信访及投诉,及时纠正偏差。

即部门审批:由县扶贫办对各镇识别的贫困人口,在县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督查组进村入户抽查复审无误的基础上审批并公布结果,最终确定全县贫困人口。做到贫困对象瞄准到户、识别到人,严禁出现“关系户”、“人情户”,确保识别对象不错位,不缺位,符合政策的一户不漏、不符政策的一户不评,让真正需要得到扶助的贫困农户享受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

(五)加强督查,确保实效

      为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任务,5月28日县政府又召开了全县建档立卡工作加温会。县政府还抽调了县农口单位的有关领导,成立了三个督查小组,深入全县10个乡镇,采用随机抽查的办法,对贫困户名单及相关档案进行抽样检查,共抽检了10个乡镇的72个村委会共307户贫困家庭,对照农户申请表中的数据和情况进行逐项检查。通过村干部反映、向附近村民了解情况以及到贫困户家实地察看、询问等多种方式核实,确保识别对象不错位、不缺位,实现了符合政策的一户不漏、不符政策的一户不评,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纠正,需要解释的进行耐心解释,确保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让真正需要得到扶助的贫困农户享受到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全力推进我县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工作进度,确保我县的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在5月底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开展干部驻村帮扶  加快农民脱贫致富

 

屯昌县扶贫办

 

自2013年初以来,屯昌县为进一步做好定点扶贫工作,动员全县132个单位1685名领导干部进村入户与全县119个村(居)委会1685户(6528人)开展驻村帮扶活动,通过思想引导、生产帮助、技术指导、教育培训、医疗救助、生活扶持和住房建设等方式进行帮扶,较好地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农民脱贫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县落实帮扶资金累计1783.5万元,为贫困户发放种苗87.1万株(只),帮助困难户修建房屋5间、猪舍97间;就业帮扶85人、办理低保4户、教育扶持3户、医疗救助5户。

一、加强教育引导,帮助群众转变思想观念

在驻村帮扶工作中,广大驻村干部针对一些帮扶对象存在等、靠、要思想,脱贫致富信心不足等问题,从思想引导入手,深入田间地头大力宣传党委政府的有关惠农政策,以村民身边典型事例为范例,引导帮扶对象理清发展思路,结合自身实际选准发展项目,并从种苗供应、技术指导、市场销售等方面进行扶持,消除思想顾虑。县档案局积极为贫困户想点子,找对策,提供信息,根据帮扶村多数村民种植瓜菜的特点,从瓜菜产销合作社做文章,帮助贫困户陈养同志成立龙茂瓜菜产销合作社,发展社员20多户,注册资金达41万元。此外,该局领导干部还扶持资金7700元,购买6只怀孕母羊和1只公羊,帮助帮扶对象发展养殖业。县文体局领导班子在走访调研时,了解到贫困户陈家标经济收入一年不如一年,发展生产信心不足,就为其购买槟榔苗和化肥,更换老化的橡胶林,引导其加入旺强养猪合作社,介绍其子女就读屯昌县研璞轩美术学校学习美术专业,增加就业机会。

二、强化技术培训,提高群众脱贫致富本领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县各帮扶单位充分利用自身技术力量,整合各方面的资源,通力合作抓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我们采取理论辅导、现场指导和到示范点参观学习等方式,因地、因村、因户制宜举办橡胶、槟榔、瓜菜种植、黑猪、阉鸡、罗非鱼养殖、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技术培训班108 期,有近万名群众参加培训,使帮扶对象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和水平有较大提高。县畜牧局针对西昌镇合格村养鸡专业户较多的情况,在该村举办为期5天的山鸡、阉鸡养殖技术培训班,大大提升农户的养鸡技术,农户增收成效明显。枫木镇大葵村邀请养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修建养蛇舍,对农民进行养蛇技术指导,为农民发展养蛇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多种模式帮扶,增强群众脱贫致富实力

  根据一些帮扶对象依靠自身能力难于脱贫致富的实际,包点单位及驻村干部开展“一对一”帮扶,以产业帮扶为引导,采取多样化帮扶模式,提高其生产技术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

1 、合作社联动。 为打破帮扶户资金短缺、技术缺乏、劳动力不足以及土地资源有限等制约发展的瓶颈,一方面引导帮扶对象以土地、劳力、资金等方式入股合作社,帮扶单位对合作社进行扶持,共同发展,促进增收;另一方面介绍帮扶对象到合作社务工,掌握生产管理实用技术,并增加收入。新兴镇政府介绍帮扶对象加入丽莹合作社发展养兔业,带动帮扶户脱贫致富。坡心镇绿之洲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常年种植瓜菜、花卉等,帮助帮扶对象实现就业,增加收入。

2 、致富能人带动。 发挥致富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帮扶对象在致富能人的带动下发展种植养殖业。县委组织部筹措资金9.37万元,扶持枫木镇罗案村致富能人王德宣修建羊舍及购买68只山羊,将繁殖出的羊幼仔免费发放给帮扶对象饲养,以带动贫困户和周边群众共同发展黑山羊养殖业。

3 、龙头企业拉动。 通过龙头企业扶持就业,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化帮扶模式,带动帮扶对象走产业发展道路。永基、永青、龙健、海南惠农网等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其生产技术和销售渠道等优势,帮助帮扶对象发展屯昌黑猪、阉鸡、山鸡、鹅饲养和常年瓜菜种植等产业。海汽屯昌分公司聘用2名帮扶对象就业,人均月收入1600元,还帮助缴纳五项保险。县社保局干部,走访南坤镇黄岭村委会黄岭村2户帮扶对象后,得知他们都有出去打工的愿望,该局干部就介绍帮扶对象林天雄的儿子到圣大木业工作,同时推荐贫困户张天雄到县城昌兴小区打工,该两户贫困户月收入均达每月1800元。县邮政、电力等部门招收帮扶对象到本部门就业,增加其收入。

4 、长短期项目推动。 为加快帮扶对象脱贫,各驻村干部都分别制定以短为主,长短结合的发展思路,重点扶持帮扶对象发展短、平、快等项目,并给予资金、种苗、物资等扶持,让帮扶对象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见实效,增强致富信心。同时引导和扶持他们发展长期作物和特色养殖业,逐步增强贫困户的“造血”能力。县委办、人大办等单位的驻村干部,多方筹措资金购买家禽家畜和种苗发放给帮扶对象。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委等单位投入资金帮助包点村修建村道,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屯城镇为帮扶对象提供1万株金桔苗、枫木镇投入6.7万元扶持农民发展香草鸭养殖业,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5 、解决生活困难。 在开展生产帮扶的同时,各驻村单位、干部注重为民解难题、办实事、化忧患,注重从生活上关心贫困群众。县药监局帮扶干部,了解到帮扶卢业荣、卢小弟两户生活艰难,及时给他们送去生活补贴,并购买花生油、大米,解决他们一时的生活困难,使他们度过难关,了解到帮扶对象卢业荣15年前从高处摔断肋骨,当时进行手术留在体内的钢板因生活困难至今尚未取出,对卢业荣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该局立即发动群众捐款,让其到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取出遗留的钢板。县计生委走访乌石坡村委会内林村时,了解到贫困户王甫江妻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家庭负担较重,房子破损,给予王甫江资助8000元修理房子,让他们住上放心房。

四、抓好跟踪服务,确保帮扶活动稳步推进

县“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抓好跟踪服务和督查管理工作,确保帮扶活动稳步推进。 一是 建立帮扶信息卡,对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每月及时汇总和分析各单位的帮扶数据,为帮扶工作的统筹部署和分类指导提供依据。 二是 编印驻村帮扶通讯录,详细记载包片领导、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贫困户名单和联系方式,为贫困户和包点单位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方便工作的开展。 三是 对帮扶对象进行及时调整。针对个别机关单位帮扶对象过于分散,难以实现产业化扶持的问题,县“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对部分帮扶对象户进行调整,确保结对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四是 搞好项目策划。注重项目策划和品牌培育,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真正形成“一业为主,多业为辅”的产业化发展道路,以产业辐射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报: 国务院扶贫办、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及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

送: 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

发: 各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市县扶贫办、有关乡镇、驻村工作队

责任编辑:吴晓笙  Tel:65229202  E-mail:[email protected]  (共印2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