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智 输血变造血

16.10.2014  10:30

我省抓技术培训,助农村新生代走出大山

 

扶贫先扶智  输血变造血

 

以前,村里大多数女孩,初中毕业后,回家没有地种,就出去打工,因为不懂技术,做些体力活,几年后又回到村里嫁人,日子还是不好过。”17岁的林诗怡,来自定安县龙门镇下井园村,2011年,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境贫困,她差点也成为那“大多数女孩”中的一员。

  然而,在“雨露计划”的帮助下,林诗怡进入了海南经济技术学院,就读酒店服务管理专业。“免了学费,而且每月还有300元的生活补助。”林诗怡说,毕业了就在海口找了份工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随着农村人口的繁衍,土地已显紧张,特别是农村新生代已经无地可种,促进农民增收需要将眼光放到农村以外。近年来,我省加大了“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技术技能培训,将农村人力资源转变成为人力资本,让农民走得出去、站得住脚。

  特别是从2007年开始,省扶贫办委托20所培训学校先后开办“雨露计划”学历班,每年招生人数从300人逐步增加到最高3300人。全省雨露学员的转移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今年,我省又安排408.8万元,委托15所培训学校开展培训,共招收1750名“雨露计划”学生。

  此外,我省还继续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促农增收。以保亭为例,今年上半年,实现农民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务工23685人,增长14%;累计全县农民工资性收入1.27亿元,增长30.8%。定安县上半年,也培训农民2.2万人次,累计转移劳务4.9万人,实现打工收入达4.38  亿元。(小况)

 

(本文摘自《海南日报》2014年10月15日A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