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执行期间发现同种漏罪如何量刑

22.12.2014  17:25

  案情:李某因受贿15万元被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刑罚执行期间,检察机关又以李某受贿20万元向法院提起公诉。经查,李某在检察机关第一次立案侦查期间已供述其受贿20万元的犯罪事实,因证据不足,侦查部门未将该犯罪事实移送审查起诉。 

  分歧意见:对李某如何处罚,有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对李某应按“先并后减”的原则量刑。根据刑法第70条规定,李某受贿20万元的犯罪事实属于漏罪,应按“先并后减”的原则量刑。

  第二种意见认为,对李某应按数额累计的原则量刑。数罪并罚的前提必须是行为人犯数罪,即同一行为人犯有实质的数罪或独立的数罪,同种类罪不能数罪并罚。因此,对李某不能按数罪并罚的原则量刑,应按数额累计的原则量刑。 

  评析: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本案不符合发现漏罪的时间规定。刑法第70条规定发现漏罪的时间是在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本案李某在第一次立案侦查期间已交代其20万元的受贿事实,不属于在宣判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情形。 

  同种漏罪适用数罪并罚不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刑法对受贿罪按犯罪数额来设定法定刑。李某两次受贿属同类犯罪事实,数额可以累加,如对这两次受贿行为分别评价,必然会加重李某的处罚。因为李某受贿15万元已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再按漏罪评价20万元的受贿行为,他至少会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那么,李某最终可能要被执行20年有期徒刑,但在数额累计计算的情况下,李某有可能被判处15年以下有期徒刑,显然,适用数罪并罚不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 

  适用数罪并罚有违立法本意。数罪并罚的规定旨在防止被告人归案后基于避重就轻或者侥幸心理交代不彻底,以惩处漏判之罪。李某到案后已交代其受贿20万元的事实,主观上不存在避重就轻或者侥幸心理,若对其适用数罪并罚有违立法本意。 

  (作者为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局长)

来源:正义网-检察日报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送达纳税人
  “收到税务局减税降费红利的明细短信,感觉就像我们交话费能看到消费明细一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公司减了多少税,还能清楚地了解不同税种减了多少。”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王会计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手机中的短信账单。截至7月申报期,该公司享受增值税减免167432.国家税务局
新版电子税务局9月1日全省上线
  截至8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在澄迈等5个市县(地区)试点上线运行的新版电子税务局,试点运行情况良好。试点地区有1.国家税务局
政策红利全面释放 海南上半年共减税降费66.75亿元
  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红利频出,在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中国特色自贸港的背景下,我省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我省减免税额合计66.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