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打假人频频光顾海口各大卖场 “挑刺”打假

31.01.2015  11:15

      原标题:一批职业打假人最近频频光顾海口各大卖场 工商提醒合理维权不能敲诈

      “挑刺”打假不妥商场超市“很怕”

      核心提示

      最近,海口出现了一批职业打假人士,他们以普通市民身份频频出入海口各大超市、卖场“挑刺”,一旦发现经营者有不规范行为,或者商品存在瑕疵,便以消费者名义花钱购买,转身向辖区工商部门投诉要求索赔;为了能够得到更多赔偿,他们甚至同一时间重复购买存在问题的商品,近期,海口不少大型商超“中枪”。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受法律保护,但打假人士的行为是否属于维护正当权益呢?海口部分企业负责人指称打假人士索赔要求往往是狮子大开口,带有敲诈嫌疑;海口工商部门表示,职能部门支持消费者理性维权,促进企业经营更加规范,但消费者提出索赔要求要有法可依不能漫天要价。

      随着春节临近,专业打假人士更是频频出入海口各大型商超,企业经营者准备好应对了吗?

      专业打假

      买到“瑕疵”干果超市赔了600元

      1月30日上午,经海口市工商局金龙工商所所长陈其武亲自调解,来自广西的打假人士杨先生,从国贸一超市负责人那里拿到了600元赔偿,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目击了调解全过程。

      据了解,一周前,杨先生在海口市国贸一家大型超市,几乎同一时间内,分4次购买了超市里销售的标称“带壳杏仁”的干果。另外,杨先生还在该超市的其他分店分别购买了上述商品。杨先生称,这些所谓的“带壳杏仁”实际是一种叫“巴旦木”的干果,但超市将“巴旦木”标称为“带壳杏仁”,是对消费者的欺诈。

      记者查询发现,巴旦木(Badam)是出产自世界各地、广受欢迎的一种坚果。在中国,有很多人把巴旦木和杏仁混为一谈,其实巴旦木和杏仁是两种不同的坚果,巴旦木是扁桃的内核,杏仁则是杏的内核,而扁桃和杏在植物学上来说,确实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在海口维权已有几年

      杨先生说,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照此规定,他一共买了4次,每次花费几块钱,超市方面应该向他赔偿2000元。

      记者注意到,杨先生带着一个口罩,将面部严严实实地捂着。“我几天前在该商场买了带壳杏仁,本就知道这东西是假的,我提出索赔后,当时商家已经答应了赔偿,谁知道后来又不想给我钱了。”杨先生说,超市的行为违反了消费者保护法,理应赔偿。

      据杨先生介绍,他在海口“维权”已有几年,每年都会跟各个商场、超市“打交道”,今年比较“成功”。前几天,他刚刚获得该超市南亚广场分店支付的维权索赔金额1500元。他在这家超市国贸分店买的还是同一商品,但这次要求赔偿并不顺利。

      南亚一超市

      杨先生几天前到南亚店索赔1500元

      据了解,杨先生前几天在上述超市看到“带壳杏仁”后,分别在1月19日至22日期间,先后8次从超市的多家分店购买了同一物品,然后先后去这几家分店进行维权,其目的非常明确:专门购买有瑕疵的商品,转身投诉要求赔偿。

      对于杨先生此种做法,超市相关负责人郭先生哭笑不得。郭先生说:“前几天,杨先生已经到南亚店索赔了。为了避免让顾客误会,我们已经及时通知各个分店改正失误。杨先生在国贸分店购买的商品,是在我们公司前几天没进行整改时买的,况且我们在南亚店的赔偿协议上已经言明,杨先生不得在我们商场针对名称问题再次索赔,杨先生这样的做法不合理。”郭先生表示,虽然他不赞同杨先生的做法,但是尊重工商部门对此事的处理结果。

      这次又到国贸分店索赔600元

      郭先生表示,超市方面千方百计地不断完善和规范自己的经营,从主观上绝对没有欺诈消费者的动机。就此事而言,杨先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且他们所销售的产品也没有给消费者造成任何伤害。“产品标签上的问题,有可能大家对同一物品不同叫法而已。比方土豆,有人也叫它马铃薯,西红柿也有人叫番茄。”该负责人认为,类似问题如果非要认为是欺诈实属牵强,但作为经营者,为了息事宁人,愿意与此协商解决问题,给杨先生一定补偿。

      杨先生对于郭先生的解释显然不太满意。杨先生说:“我和你们签的赔偿协议,是针对我在你们的南亚广场分店签订的。现在到了国贸分店,怎么能混为一谈呢?”

      当天中午12时许,海口市工商局金龙工商所内,在所长陈其武主持调解下,超市方面最终再次给予杨先生600元赔偿,杨先生承诺不再到他们店里去“找茬”。

      超市公共事务部负责人陈女士坦言,杨先生虽然成天面戴口罩,但对于超市来说,已经是熟面孔了,其多次到超市挑刺然后要求赔偿。“如果走法律程序,我们根本不能给他那么高的赔偿。”陈女士称,杨先生购买的商品价格不到10块钱,超市方面最终给了他1500元赔偿,主要是息事宁人。

上一页 | 1 2 | 下一页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