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户籍填成籍贯 海口一考生达到中招分数线未被录取

18.08.2014  15:29

      原标题:户籍填成籍贯 海口一考生达到分数线未被录取

      “儿子明明符合海口二中的录取条件,一查录取名单却没他。”近日,家住海口龙华区大同路的陈女士告诉记者,他们一家籍贯是文昌,但户籍在海口,儿子小斌把中考报名户籍信息错填为籍贯,导致虽然分数达到了海口二中的分数线,却没有被录取。对此,海口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小斌只能联系民办学校和中职学校,或者等待后期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中进行补录。

      达到中招分数线却未被录取

      陈女士的儿子叫小斌,就读于海口市义龙中学。陈女士说,小斌成绩中等,填报的第一志愿是海口二中,中考时,小斌发挥不错,考了586分。8月12日,今年海口部分市属高中招生(第四批)正取生和(第五批)择校生分数线公布。其中海口二中在海口本市招生的正取生分数线为555分。

      “看见儿子上线了,我特别高兴,还打算把兄弟姐妹叫来一起吃顿饭,庆祝一下。”陈女士说,没高兴多久,儿子却告诉她,网上公布的海口二中的录取名单中没有自己的名字。8月13日,陈女士赶到海口市招生办,经工作人员查询也是没有,并且发现小斌中考报名户籍信息一栏填的是“文昌市大同派出所”。至此,陈女士才明白小斌分数达到要求却没有被录取,是因填错了户籍信息。

      籍贯当户籍,填错报名信息

      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明显的错误呢?小斌的班主任韦老师介绍,学生在网上报名后,学校会打印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名信息确认表进行检查,让学生带回家核对,学生和家长分别签字才会最终确认,核对过程中就有修改了三四遍的学生。“核对时就不断提醒学生注意,没想到还有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韦老师说。据了解,陈女士一家户籍在海口市大同派出所,籍贯是文昌,由于儿子理解发生偏差,以为籍贯所在地就是户籍所在地。事实上,文昌市也没有大同派出所。“我没签字,肯定是他代我签了。”陈女士说,儿子有点叛逆,平时学校里的事也很少和她交换意见,都是儿子自己处理,因此她对此全不知情。

      教育部门:可联系民办学校

      8月13日,陈女士和家人到省招生办和海口市招生办咨询,希望能有办法补救。“最要紧的就是先把户籍信息改正过来。”陈女士说,市招生办说他们管不了,需要到省里,省招生办又告诉她这个归市里管。她跑了五六趟,一遍又一遍地说明自己孩子的特殊情况,省招生办终于受理了下来,让她提交居委会和派出所开的户籍证明,并答应周一给她一个答复。

      如果户籍信息改正过来之后,小斌的入学问题是不是就能解决呢?昨日上午,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海口市教育局考试中心招生科林科长,她称,8月12日,公办普通高中的录取工作已经结束,小斌只能联系民办学校和中职学校,或者等待后期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中进行补录。

      陈女士说,民办高中的高昂学费,以他们家的经济条件根本负担不起,她会继续想办法补救,希望能让儿子入读海口二中。

      ■相关链接

      籍贯和户籍所在地的区别

      籍贯是指祖居地(祖籍地)或原来籍贯,即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户籍所在地是指我国居民户口簿登记所在地,一般是指出生时其父母户口登记的地方。因搬迁、上学、工作等迁移户口的,户籍所在地就发生了变更。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