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整治“榔烟” 6000户土灶作坊锐减至23户

17.10.2014  18:55

烘烤槟榔的环保设备(记者高鹏摄)
曾经烘烤槟榔用的土灶已经废弃(记者高鹏摄)

  万宁是“中国槟榔之乡”,槟榔是该市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前两年的万宁,槟榔加工户绝大多数使用的是土灶烟熏槟榔,传统方法烘烤槟榔时产生遮天蔽日的“榔烟。经过大力整治,万宁现在槟榔加工户烘烤槟榔时是怎样的场景?南海网记者近日对万宁多地进行了走访后发现,万宁市的槟榔加工传统土灶台作坊从最高峰的6000户,经过1年的升级改造后锐减至23户,虽然仍有个别土灶零星散落乡间,但万宁对土灶的整治效果十分明显。

  万宁“榔烟”不见了 昔日烘烤土灶废弃

  据了解,每年的9月-12月是槟榔丰收季节,10月12日、13日,南海网记者对万宁市万城镇、长丰镇、大茂镇等集中烘烤槟榔的乡镇进行走访,没有发现烘烤槟榔产生的大量烟雾,前两年曾经弥漫在高速公路上的烟雾再也看不见。

  “现在用烟熏烤槟榔的基本看不到了,空气更好了,住得更舒服了。”住在万城镇的候鸟老人徐阿姨说。

  万宁市的长丰镇是该市烤槟榔最为集中的镇,镇上现在已经基本上看不见烟熏槟榔产生的烟雾,镇上群众说,现在烘烤槟榔的加工户基本上都使用环保设备来烘烤了,很少人使用土灶烘烤槟榔。

  南海网记者在长丰镇竹竿塘村、黄家园村、南排村等地看到,村内随处可见曾经烘烤槟榔的废弃或是毁坏土灶。

  传统的土灶烤槟榔是否在万宁市全部绝迹?南海网记者经多方了解得知,尽管万宁市已经下大力气整治,但仍有个别土灶零星分布在村子深处。

  12日18时20分许,南海网记者根据知情人的指引,在长丰镇黄家园村深处发现一处使用土灶烘烤槟榔的加工作坊。远远看到,烟雾从屋顶冒出,走近屋子周围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

  记者进入该加工作坊内时,一名女子正在用铁铲不断向土灶内铲湿土,这处加工作坊共有12个土灶,全都正在烟熏槟榔,院子内还堆积着十余麻袋的槟榔青果。该女子称,12个灶5天内可烟熏6000斤槟榔青果。当记者问起万宁市正在整治使用土灶烘烤槟榔,同时也从资金上扶持加工户使用环保设备烘烤槟榔,为什么不更换环保设备烘烤槟榔。该女子则称,环保设备太贵了,尽管有补贴,但自己还是买不起,就偷偷使用土灶烘烤槟榔。

  据万宁市槟榔产业局局长蔡正学介绍,烘烤黑果的土灶大概200多元就可建造一个,而烘烤白果需要设备成本投入,个别加工户为了省去这笔设备投入就烘烤黑果。另外,尽管白果的市场份额所占比例较大,但湖南还是有消费者喜欢食用烟熏的黑果。

  6000户土灶作坊经过一年整治 锐减至23户

  对于“榔烟”的整治效果,万宁市国土环境资源监察大队大队长李道泰说,一直以来,万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整治槟榔加工户使用土法烘烤槟榔,成立了由市领导、12个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12个镇镇长共同组成的整治行动组,到各槟榔加工户家中宣传。他说,对拒不关停或自行拆除改造的传统工艺烟熏烘烤槟榔黑果加工点,将由工商部门依法对场地进行查封,或依法强制拆除加工设施。先后责令停产、拆除或改造了一批土灶作坊。

  据了解,万宁使用传统土法烘烤槟榔在2013年下半年高峰期约有6000户,不完全统计,土灶达10万个以上。经过大力整治,截止2014年9月22日,万宁市的长丰镇、礼纪镇、大茂镇、东澳镇、东和农场共存在23户使用土法烘烤槟榔,土灶还有333座。 “我们下一步还将加大巡查力度,对这些存在的土灶继续打击,绝不让土法烘烤槟榔死灰复燃。”万宁市国土环境资源监察大队大队长李道泰说。(记者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