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战车演习延误被批:怕出事故没迅速过陡坡

28.10.2015  11:35

  路遇陡坡,指挥战车逐辆通过,保了安全却失了战机

  作战行动,须牢固确立“战场标准

  仲秋时节,南京军区“临汾旅”排兵布阵,与某部扮演的“蓝军”捉对厮杀。获胜归来“二次复盘”,不讲成绩摆问题,一个现象被官兵反复提及:原本按计划推进的作战行动多次被迟滞,谁“”走了作战时间?

  回望战场,抽丝剥茧,这样一件事被大家“”了出来——

  主攻营进攻途中,一条近百米长的陡坡出现在战车突击主干道上。停车侦察,前沿哨兵传回消息:坡度已经接近战车的爬坡临界值,再加上前两天刚下过雨,陡坡泥泞湿滑,战车通过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侧倾倒滑。

  一听有风险,指挥员略有犹豫后作出决定:停止编队行驶,战车逐辆通过,待前一辆战车越过陡坡,后一辆再跟进开出。如此一来,安全是保证了,可等到最后一辆战车通过陡坡,时间已经超出了预计用时的两倍多。正是因为这次迟滞,主攻营错过了一次与侧翼攻击分队协同作战的良机,以致部队整体进攻计划被打乱。

  “道路条件虽然苛刻,但仍在战车的极限性能范围内,更何况战场上兵贵神速,为什么选择逐辆通过?”面对质疑,主攻营营长坦言,演习毕竟不是实战,“安全保底”已经成了惯性思维,采取战车逐辆通过的“稳妥”方式,就是因为“安全标准”战胜了“战场标准”。

  “演兵场上,‘安全标准’大行其道,根子在于我们还没有把战斗力标准真正立起来、落下去。”反思进行到一半,该旅旅长汪军民的点评一针见血。大家随即展开新一轮的讨论,这一次则是透过表面现象,深挖思想上消极保安全的“病根”,探寻胜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