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烈士纪念设施面临保护困境

06.10.2014  14:31

  新华网北京10月5日电为了新中国,无数英烈为国捐躯。在我国首个烈士纪念日期间,记者在江西、江苏、北京、福建等地采访了解到,作为承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部分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抗战遗址等烈士纪念设施破损严重,面临资金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教育宣传方式落后等困境。

  烈士墓碑被拆掉做桥面

  位于江西高安市老虎山上的高奉战役抗日阵亡将士纪念陵园修建于1942年,葬有高奉战役中673名抗日阵亡将士的遗骸。但在“文化大革命”中,高奉战役抗日阵亡将士纪念陵园被严重损毁,石狮、立柱甚至烈士的墓碑都被当地一些农民拆掉用来修桥,做了桥面。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烈士纪念设施比较陈旧,缺乏保护。“我国境内抗日烈士墓葬、陵园主要分布于抗战激烈地区,大多毁损严重。许多抗战烈士墓地早已被损毁,现存墓葬保护不力。”一位长期关注烈士纪念设施的专家说。

  南京航空烈士公墓于1932年在紫金山建造,2009年建成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不少抗战航空官兵的家属曾来拜祭。

  9月28日,记者在这里看到,由于长期的雨水浸泡,缺乏妥善的维修和保护,镌刻着3306名中国、俄罗斯、美国、韩国等国家航空烈士的30组英雄纪念碑的大理石板脱落,砂浆被侵蚀,一些烈士的名字都已模糊不清。

  北京市有50多处抗日战争烈士纪念设施,不少无名烈士墓前只有一块小木牌,随着风雨侵蚀,木牌朽烂,陵墓损坏严重。在经过抢修以后,才得以修复。福建长乐的一个地下党革命烈士纪念园也曾被发现用来养鸡养鸭。河南洛阳的烈士陵园甚至被曝出用来搞商业地产开发,烈士墓碑破坏严重。

  缺资金也缺重视

  江西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所保存的红色文化遗址居全国之首,总数达到180多处,珍贵革命文物一万多件。近十几年间,共有40多个中央机关和国家部委在瑞金恢复了旧址,建立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赣州市文物局副局长黄保华坦言:“赣州属于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资金非常有限,导致还有许多革命旧址旧居得不到较好保护。

  专家认为,应该对全国烈士陵园、墓葬等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设立财政专项经费用于其维修、迁建、重建,抢救性的保护。对于相对完好且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抗战墓葬,应保持原貌,分级保护,同时为无名烈士修建中国抗战无名烈士墓。

  “当年牺牲的许多革命先烈尸骨无存,甚至名字、照片都没有留下来,至今连一块墓碑都没有,国家应该在烈士墓修葺方面加大财政投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党史教研中心主任陈胜华说。

  “财力紧张是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也是一个方面。”江西高安市博物馆馆长刘金成告诉记者,8年之前,高安市博物馆就曾做过关于高奉战役抗日阵亡将士纪念陵园的修缮规划,“当时阵亡将士的后代非常支持,远在云南的阵亡将士后人杨选昆已经募集到20万元,但修缮计划一直搁置。

  2014年5月,高安市决定投入400万元对高奉战役抗日阵亡将士纪念陵园进行修缮。“不是国家层面对抗战纪念遗址的重视,以及烈士纪念日的设立,高奉战役抗日阵亡将士纪念陵园修缮工程不可能这么快。”刘金成说。

  不应过于强调悲情

  “许多马革裹尸、战死沙场的英雄,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变成了无名的坟、无字的碑。这些英烈理应接受子孙后代的缅怀和纪念。”陈胜华说。

  我国将9月30日定为烈士纪念日,并举行了庄严肃穆的烈士公祭。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馆长刘松涛认为,对烈士的纪念除了祭扫和悼念,还可以通过讲解烈士故事、学习史料文献、参观红色景点等多种方式学习革命烈士的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陈胜华认为,应保护好相关的旧居旧址,在红色资源丰富的旅游景点,更加注重让游客在游览中施教。将烈士陵园从单一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纪念性文化公园转型,让群众在平时自发地参与到缅怀先烈的活动中来。

  “让烈士纪念日成为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达到引领价值和塑造精神的目的。”八一起义纪念馆馆长王小玲说。

  另外,有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的烈士纪念设施过于强调悲情。“人为地把大空间压缩成小空间,色彩过于暗淡,使得一些年轻人和妇女儿童不愿进馆。”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局长徐雪琴说,氛围太压抑,不妨尝试着突出胜利的元素,展现先烈们革命的英雄主义、崇高的理想主义和纯净的浪漫主义,还原他们是普通人又超越普通人的真实形象。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