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绝招:捕捉大气波导将军舰雷达测距提3倍

11.06.2014  16:57
   

中国外交部8日披露,在最近中越围绕“981”钻井平台的斗争中,越南竟然派出蛙人大量布放渔网、漂浮物等障碍物,这让《环球时报》记者再次真切地感受到,不久前结束的中俄“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科目设置的“一切从实战出发”。

在这次中俄演习中,《环球时报》记者发现,红方联合指挥部和联合导演部毗邻而设,却没有找到蓝方指挥部。据了解,此次对抗演练不设预案,没有脚本。蓝方指挥部开设在哪里,由谁指挥,哪些兵力组成,除了导演部,谁也不清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参演双方在实战环境中提高联合指挥、兵力协同等能力。

出海对抗时,《环球时报》记者跟随的是蓝方所在的第3水面编队。编队指挥员江晓勇介绍说,相对于红方有两个混合编队群和包括空中预警机在内的航空兵群,蓝方的兵力和预警能力均处于劣势,“加上我舰雷达探测距离有限,所以就得不按常规出牌。”江晓勇透露了他的绝招:“我们可以借力‘大气波导’这种特殊的自然现象。我舰在前往上海集结前,途经相关海域时就发现这一现象。5月23日规定的演习时间开始前15分钟,我命令作战中心的军官再测大气波导现象,结果立即捕捉到了,从而使得我舰的雷达探测距离立即提升3倍!

他还介绍说,“由于演习海域过往商船频繁的特殊环境,我们参演的军舰还扮成民用船只,成功地躲过了对方雷达的侦察,先发制人地发起了进攻,为作战抢得了主动权。

江晓勇坦承,这种不按常规出牌的方法也是在接近实战演习中逼出来的。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不久前的另一场演习中,对方战舰起飞一架非标配的无人机,我和其他指挥员以为这架简陋的无人机不会具备实时传输情报的能力,未将其击落,结果我们大败一场。事实上,因地制宜、利用战场的一切有利条件,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主动发起攻击,这才是战争胜利之道。

再逼真的演习还只是演习,与实战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南海舰队驱逐舰某支队博士舰长赵岩泉坦率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比如用‘密集阵’这类速射武器对付靶机,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实战对抗来袭导弹的情况。因为靶机的飞行特性与导弹的飞行轨迹与特性不完全相同。”他举例说:“导弹袭击军舰的时候一般是直线高速飞来,就算是能进行蛇形机动的导弹,摆动的幅度也有限,用靶机模拟攻击导弹并不能达到最佳训练效果。美军在训练这一科目时也存在同样问题,美国海军曾进行过完全模拟导弹攻击战舰的演习,结果密集阵系统虽然击中来袭的模拟导弹,但导弹残骸仍击中军舰,以至于后来再也没有进行过类似的演练。

赵岩泉感慨地说:“实战是永远也无法完全模拟出来的。因此,在演习为实战打基础的情况下,怎么让演习的模拟更接近实战,让武器的理论更靠近实际运用,是我们部队面临的一个课题,也要求我们的武器装备生产商与使用者之间有更密切的协同。

第1海上编队指挥员严正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此次联合防空演练,中俄双方舰艇全部混编,在航行中组成防空队形,分配防空区域,共同对来袭导弹进行雷达搜索、武器模拟攻击,双方兵力的融合性大大增强。”演习中处处打上“体系作战”的烙印,联合指挥大厅里,分属作战、情报、通信、气象等不同编组的中俄指挥员分排而坐,演习的方案、流程、预案、数据、命令不停传输。

热点新闻推荐

【热点聚焦】   第二轮巡视整改:国土部5名正局级干部受处分

【部委信息】   外交部:菲越在南沙“体育比赛”是拙劣闹剧

【国内新闻】   政治局集体学习讲师谈备课:耗时3月字斟句酌

【国内新闻】   统计局:5月份CPI同比上涨2.5%食品涨幅最高

【国际新闻】   日本目前已拥有45吨钚 可生产5500枚核弹头

【人事任免】  一周任免:陆俊华“空降”海南任副省长

【军事报道】   我海军首次受邀参加环太军演 将派逾1100人

【图片报道】   新疆"天山-2014"反恐演习:设暴恐分子砍杀等场景

【港台新闻】   国民党人接获杀马英九威胁信息 台方加强维安

【环球博览】   俄罗斯“蒙面色魔”30年性侵百位女子终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