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给天涯海角几块石头做点什么?

07.10.2014  11:36

  每逢长假,三亚就紧张起来,担心会出故事。但三亚的故事似乎防不胜防,海鲜宰客按下去了,酒店赌博又浮起来了;今年国庆刚开张,人们没想到,天涯海角的几块石头又出故事了。

  今年国庆黄金周第一天,有媒体报道《花101元看几块石头,游客吐槽天涯海角门票“坑爹”》,认为天涯海角“几块石头而已,没多大意思”,“太坑爹”,景区的游客也稀少。

  闻言,不仅海南的旅游界有点郁闷,就是海南民间也有点生气了。游客可以没文化,但媒体不能也跟着没文化。如果天涯海角就只有几块石头,那万里长城不就只有几块砖头,雪域高原只是几座山头吗?于是,我们开始对外进行天涯海角景区的启蒙教育,引经据典解释,天涯海角的这几块石头可不是普通的石头,石头背后有文化,而文化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其实,最先说天涯海角不过几块石头,还不是从游客嘴里说出来的。前些年,因为天涯海角景区很牛,不肯给回扣,或者回扣太少,导游不肯带团去,于是有导游说天涯海角没什么可看的,就几块破石头而已。后来有整肃,但回扣还是硬道理,在导游嘴里,天涯海角还是没好话,而且越传越邪乎,官员不能去,商人不能去。一个不能升官发财的地方,谁还愿意去啊?

  通观报道全篇,对天涯海角吐槽几块石头,似乎落脚点应该在101元的门票值不值的问题上。人们纳闷,为什么有整有零是101元?99元不行吗?可惜,物价局没有解释审批的根据,风景区也没公布门票定这么高的依据。南山寺还有企业投钱了,天涯海角几块石头可是大自然留下来的,天涯海角也是因为凭借大陆支撑才能这么叫的,凭什么看一眼就要这么多钱?

  报道没说这几个吐槽的游客是跟团去的还是自己去的,但从“几块破石头”的语气中可以推测,这些游客至少在去之前没上网查查,没弄明白天涯海角有什么来历,被导游或者众人裹挟着到了天涯海角,看到的当然就只有几块石头了。我们不能指望每个游客都具备丰富的地理常识和历史知识,但我们也不能只圈一块地,连说明都没有,就把几块石头卖到百元以上吧?

  天涯海角不过几块石头遭遇吐槽,海南开始一股脑地给游客恶补景区介绍,证明海南除了自然风景,还有人文景点。不过,我们似乎还可以思考,守着天涯海角,我们以前做了些什么?今后还能做些什么?旅游收入难道仅仅是卖门票吗?招揽游客还得继续靠刺激旅行社的积极性吗?风景美不美,真的只在导游的一张嘴?海南旅游还得继续和零负团费顽强做斗争吗?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已经5年了,我们居然没把天涯海角的故事给国内游客说清楚,这让国外游客如何理解这几块破石头啊?海南刚刚规范了英译招牌地名,如何让外国人明白天涯海角几块石头的故事,这恐怕不仅仅是找一个合格翻译就能做的事了。(矢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