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 “小财政”托举“大民生"

04.03.2016  10:28

      (记者彭青林)

  一个承诺,贯穿了“十二五”;一份情怀,倾注于一分一厘。

从2008年开始,海南省政府向全省人民庄严承诺,将每年新增财力的主要部分用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海南。

  “十二五”的5年间,这份承诺更成为全省人民的共识,形成财政部门的一项基本制度。从2011年到2015年,全省民生支出3664.1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7%,年均增长达18.1%,是“十一五”时期的2.9倍,民生支出的增长高于同期财政支出增幅1.7个百分点,努力实践了“民生财政”的理念。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海南是全国陆域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经济总量不大,财政收支规模也不大,是名副其实的“小财政”。

  尘粒虽小,聚沙可以成塔;十指虽柔,包拳力有千均。海南“小财政”在一点一滴支出中的民生坚持,促使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有力托举起“大民生”。

   优化支出结构

      一道“加减法”做实“民生账本

  学生们的笑脸,映照在崭新的机电、汽修、护理、计算机等实训设备上。全省14所中职学校,获得省财政2800多万元新增教育经费支持,实训设备、配套设施、综合场馆等16个项目得以实施。

  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些资金都来自省级公用经费预算的压缩。

 “十二五”期间,做好一道加减法成为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的必修功课:减“一般”,加“民生”。

  2013年以来,省本级压缩公用经费预算约1.74亿元,并从2015年预算编制开始,连续两年在上年预算基础上,按10%比例压缩一般性项目支出。压缩下来的预算经费,主要用于民生项目支出。

  “政府过上紧日子,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进一步落实民生领域保基本、全覆盖、可持续的要求。”省财政厅厅长刘平治说,2015年全省“三公”经费支出较2012年减少9.23亿元,降幅50.99%;但民生支出自2013年连续三年占一般预算支出超71%,2015年更是增加到75.7%。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省进一步严控各类新增财政支出,坚守“三公”经费预算总量零增长的底线,大力提倡节俭,杜绝奢侈浪费;同时,要求把更多财力用于民生改善等支出。

  刘平治表示,经过“十二五”期间的不懈努力,我省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基本民生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持续提高。

      完善基本保障

   确保“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全国中等水平;零就业家庭和失地农户至少有一名适龄劳动力实现就业;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3平方米以下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得到基本住房保障……过去5年间,海南的“小财政”一个个实现这些民生目标,取得了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

   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民生投入应遵循保基本、全覆盖、可持续的原则,把每一分钱花到实处,花到百姓最需要的地方。为此,我省以项目为抓手,在“十二五”期间全面推进了教育、就业、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等八大领域的73个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全力服务支持了与群众关系最密切、群众最关心的4项工程。

   支持实施“学有所教”工程。重点实施学前、中小学、中等职业三大类重点项目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中职教育免学费“全覆盖”,比全国要求提前8年统一城乡“两免一补”政策,建立了覆盖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各个教育阶段、资助手段较为完备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促进了教育公平。 

    支持实施“老有所养”工程。重点完善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和五保户供养制度体系,在全国率先出台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办法,连续11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4年提高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彻底拉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全省统筹城乡低保资金使用,城市和农村低保平均标准均超全国平均水平。

  支持实施“病有所医”工程。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提高到40元;在全国率先统一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依次在2012年、2013年和2015年实现城镇从业人员医疗保险、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三项医疗保险制度省级统筹,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支持实施“住有所居”工程。重点建立健全分层次、多渠道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各类城镇保障性住房29.36万套,推进农村危房和库区移民危房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强度和保障面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14.07户,约51万人受益;建设全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典型示范户2万户,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居民地震安全工程试点基本“全覆盖”;全省建成1万套农村教师周转房,改善了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

推动“造血”发展

  把民生改善落实到百姓最急最需最盼的地方

  从2012年起,全省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10亿元,助力省委、省政府“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每年为人民群众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把民生改善落实到老百姓最急、最需、最盼的地方。如今,省委、省政府连续4年圆满兑现了承诺,这已经成为我省一项基本的民生制度。

 “从每年征集到的意见建议来看,除了要求解决基本保障的事项,更多还是希望改善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使普通人有更多发展的机会。”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我省财政部门高度重视改进民生投入思路和方式,把财政资金用精用细,创造发展机会,形成“造血”机制,使民生投入效率更高、更可持续。

  5年来,财政部门从老百姓最需要的基础设施等入手,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特别是多渠道筹措资金156.1亿元,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夯实三农发展基础;发放惠农补贴资金69.9亿元,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了白沙绿茶、定安黑猪、五指山水满茶等,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我省积极推进金融惠农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保险实现全部市县15个险种全覆盖,惠及农民413.7万户次;农民小额贷款贴息发放4.83亿元,撬动农民小额贷款233亿元,惠及38.33万户农民。

  此外,各级财政还支持实施城乡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全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898个行政村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逐步改善了城乡环境。

 “服务民生是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刘平治说,在“十二五”的成绩基础上,我省财政部门将继续坚持“民生财政”理念,加快建立健全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向农村、向社会事业发展薄弱环节、向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公平合理、普惠标准不断提高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摘自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