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征意见网站被点瘫”中的民意期待

07.07.2014  19:28

  地铁调价征意见网站“瘫痪”官方:访问量太大。7月3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北京市发改委官网发布消息称,北京公共交通价格将调整,首次向公众征求意见。这一消息引发多方关注。下午2时左右,征集意见的页面就无法打开,对此市发改委工作人员表示,由于访问量太大导致页面瘫痪,目前正在恢复中。市民可先从门户网等其他渠道进入该页面提交建议。(7月4日《沈阳晚报》)

  公共交通可不可以调价?从理论上而言,当然可以。公共交通也有成本,也要考虑可持续性发展。北京的公共交通价格曾被指“全国最低”,运营单位其实一直是在亏本运营。相关统计显示,2012年北京公交补贴额达到243亿元;七年间,年度公交财政补贴额增加了5倍多。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很难想象北京的公共交通体系能够正常运转。巨额的补贴成了公共财政的巨大包袱,如果日益膨胀,总有不堪重负的那一天。调价或势在必行。

  不过,城市公共交通并非完全市场化的产物,其具有更多的公益属性。对其运营效率的考量,不能仅仅考虑成本等因素。特别是对于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常住人口基数大,对公共交通依赖度较高。据统计,北京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高达48%,快步跨入公共交通主导城市交通的时代。所谓“调价”,其实就是要涨价的意思。以公共交通为主要出行工具者都是普通市民和打工者,他们当中很多人收入不高,如果调价幅度过大,他们很可能会吃不消。同时,公共交通如果价格过高,也不利于提倡绿色出行,会将一部分人“”去开私家车。

  同时,交通调价征意见、网站被点“”,如此热烈的回应,不仅体现了公众对调价本身的强烈关注,更是体现了获得表达渠道的兴奋。对该不该调价、调多少,大家或许会有不同意见,说不定争论还会很激烈。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北京发改委在公共事务中给公众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为此提供平台,是非常值得赞赏的。此举无疑有利于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让决策更透明、更符合民意。据悉,这是“首次向公众征求意见”,但愿政府部门能够从其火爆程度中读懂民意期待,让决策前征集民意形成常态。这也是构建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应有之义。(乔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