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积极探索惠民医疗政策,让老百姓看得起病 以人为本,构建医改“海南样本”

18.08.2016  00:05

 我省积极探索惠民医疗政策,让老百姓看得起病   

以人为本,构建医改“海南样本” 

 

 ■  本报记者  马珂

  “一个人得大病,一家子受牵累。”虽然医保覆盖和报销比例在不断提高,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实依然存在。近几年,海南已经在医疗惠民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探索出一条条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救得活命的路子。

  五指山惠民医院:免费为中部地区患者治病

  看病一分钱不花,免费提供住院期间的煤气、水、电和餐具,五保户住院每天还有10元钱的补贴……在五指山市,有这样一所针对贫困人群的免费医院——海南省慈善惠民医院。

  “我们看到太多来了医院,却治不起病,只能回家熬着的患者,心里真的不好受。”惠民医院副院长孙羽1990年参加工作,他表示,看着那些患者想治病又治不起病的痛苦,心中十分难受。

  2009年针对我省中部地区困难群众和少数民族同胞“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省民政厅联合原省卫生厅在五指山市省第二人民医院创立了海南省惠民医院。2010年,海南省惠民医院更名为海南省慈善惠民医院。

  医院主要为五指山、琼中、白沙、保亭、乐东、昌江和陵水等中南部7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五保对象、优抚对象和市县政府确定的其他特困群众提供慈善惠民医疗救助服务。

  “不限病种为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优抚对象和市县政府确定的其他特困群众提供医疗救助服务。”慈善惠民医院院长陈仲介绍。

  资金来源方面,除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支付费用,特困人群的自付费用85%由民政基金解决,15%由医院承担。

  据了解,这种全部免费治疗的“惠民模式”医院目前在国内是唯一一家。

  2009年医院挂牌至今,已经免费救助惠民病人21210例。

 

  陵水设立救助基金    为病患“兜底

  “一年要去医院15次,做7次化疗。”今年50岁的椰林镇居民杨琴(化名)自2014年患乳腺癌后,医疗费用成为了她家的沉重负担。

  但杨琴说她也是幸运的,为什么?因为陵水今年起实施“四道医疗保障体系防线”,为她治病“兜了底”。

  事实上,陵水从5年前就开始了有关“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基金”的探索,起步阶段是凡属陵水户籍民众因天灾、人祸等突发事件或严重疾病产生的医疗费用造成生活特别困难者,可向重大疾病基金委员会提出申请,基金会在一个月内把救助款发放给患者。

  经过探索,立足谋划长效的救助机制,今年4月,陵水修订了《慈善会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基金专业委员会基金管理办法》,贫困家庭就医在基本医疗报销、民政救助后付费达到3000元的即可再救助80%,这不仅降低了起付线,还提高了报销比例和封顶金额,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缓解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大问题,进一步发挥出医疗救助体系的“兜底”保障功能。

  如今,在“三医联动”坚实的步履下,陵水形成了“基本医疗报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适合民政规定的贫困对象)+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四道医疗保障体系防线。作为最后一道“兜底”救助防线,陵水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基金已救助5774人次,救助金额5014万元。

 

                                                                                        (本报海口8月11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