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局简报专刊展示我局工作成效
01.08.2014 01:13
本文来源: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的《食品药品监管简报》于7月31日推出海南专刊,刊发了题为《展现新作为 开创新局面 上半年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成效显著》的专稿,摘录如下:
展现新作为 开创新局面上半年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按照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 主动作为,锐意创新,按照树立 “一个理念”、推进“两个化”、做到“三个到位”、管好“三类重点对象”、实现“四个最严”的工作思路(见附注),采用问题导向、底线思维、清单管理的工作方法,在体制改革、履行监管职能、强化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结合省情特点,组建了覆盖全过程的监管新机构。海南省针对自身特点,实行了省级以下食品药品监管垂直管理体制。今年1 月完成了省、市、县和乡镇4 级监管机构的改革任务,从工商、质监、商务系统划转1333 人到位履职,另新增编制322 人,全系统编制总数达到2392 名。全省217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了食品药品监管所,社区居委会和行政村共聘请3000 名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组成了省、市、县(区)、乡镇4 级监管队伍和村委会(居委会)信息员队伍。新组建的海南省局充分挖掘垂直管理体制的优越性,在全省实行统一的监管工作规程、统一的进人条件、统一的信息化建设、统一的工作要求,全系统按照统一的标准开展监管和执法工作;在全系统内统一调动人、财、物资源,共同应对重大活动保障、处置突发事件、查办大案要案、开展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举全系统之力对重要工作、单个市县局形成了强有力支持。通过挑选全系统专业人才,分别组建稽查办案、法律咨询、重大活动保障、应急处置、新闻宣传等内部专业队伍,以适应重要工作和紧急任务之需。将一些制度、办法的制订和专项研究等共性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市县局,节约时间,减少重复劳动,同时促进各市县局主动钻研业务,提高工作水平。为有效弥补垂直管理体制可能会弱化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不足,制订了市县、乡镇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清单,明确责任;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省政府对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内容;聘请社区和行政村干部担任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等3 项措施对地方政府职责予以强化。
二是简政放权,大力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把减少审批事项、实施流程再造、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和审批法人责任制改革作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审批效能,缩短审批时限。审批事项从164 项减少到89 项,将75 项调整为服务管理事项,审批材料大幅精简;集中到政务中心办理的事项从19 项增加到63 项,占全部审批事项的70%;审批环节从7 个减少为3 个,承诺办理时间缩短50%;将食品生产许可审批事项下放到市县局。1~6 月份共受理办件1660 件,按时办结率和提前办结率均达到100%,在进驻省政务中心的34 个单位前两个季度绩效考核中均居全省前列。与省政务服务中心携手率先建立医药行业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以精简申报材料,简化申办手续。出台措施办法加强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的后续监管。采取公布准入条件、企业对申报资料真实性承诺负责并签署保证书、监管部门事后核查的方式,简化审批程序,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三是底线思维,积极作为,确保重大保障任务万无一失。主动引入食品安保理念,做到超前考虑、底线思维、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为确保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保障工作万无一失,还保障了世界旅游旅行大会、APEC 财政副手会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16 次,累计保障就餐人数132270 人次,没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件。
四是问题导向,清单管理,靶向整治食品药品市场。确立了问题导向、清单管理、定向清除的工作思路。即:主动发现问题→深入剖析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处方”→拟定“必做”和“禁做”清单→在该行业中部署实施→最终消灭该行业共性问题。通过一个品种一个品种的分析,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消灭,一行业一个行业的整改,积小胜为大胜,从量变到质变,达到全省食品安全水平逐年提升的目的。年初,海南省局对每天要吃的、消费量大的常用食品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出危害大的品种目录,有针对性的安排重点抽检。重新汇总、分析2012 年以来的监督抽检、风险监测结果,发掘问题食品。安排快检车在市场巡回抽检,及时“侦察”出问题食品。分析近3 年来投诉举报情况,归纳出多发问题食品,为集中“火力”消灭隐患锁定目标。在组织的各类检验检测中,有针对性的把问题多的品种和曾生产、经营过问题食品的企业作为重点对象。针对抽检发现肉类熟食菌落总数指标不合格率高的问题,省局主要负责人带队实地调查,研究制定了《海南省商场(超市)现制现售食品操作规范清单》,从购买原料到加工、销售等10 个环节,明确规定“必做”和“禁做”事项。出台《海南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清单》,从学校领导责任制到餐厨垃圾管理的18 个方面做出“必做”和“禁做”的具体规定。上半年,共立案368 件,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度增长;撤销了4 家药品批发企业和2 家零售药店的《药品GSP 认证证书》;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案件6 件,扭转了以前查处不到底、处罚偏轻的现象。此外,还开展农村食品市场、食品标签、学校食堂和旅游餐饮、进口冻肉、收购屠宰病死猪肉、非法添加甲醛和硼砂、婴幼儿配方乳粉、超过保质期食品、椰子制品、水产加工品、大桶水、植物油、肉制品、咖啡制品等食品专项整治;特殊管理药品、疫苗、农村地区制售假劣药品、含麻黄碱复方制剂、医疗机构制剂等药品专项整治和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2014 年食品和保健食品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监督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已评定餐饮企业14501 家。
五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大力推进社会共治。制定了《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监测工作规程》,专人负责每日监测报纸、网站和电视台发布的有关海南食品药品安全信息,以电子简报形式在内部发送,切实做到问题的早发现、早研判、早引导。研究出台《接受新闻媒体采访管理规定 》、《接洽媒体应说与不应说清单》,把记者纳入举报奖励范畴,实现有效取缔违法行为与新闻报道的多赢。今年以来新闻媒体刊发稿件信息500 余篇次,总局和省政府网站、简报采用70 多条次,发布指导公众饮食用药消费警示13 期,比去年全年总数增长200%以上。在今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中,举办食品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厂、进超市、进餐馆等宣传活动2500 次,策划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开放日”等宣传活动10 余项。免费向全省手机用户发送宣传“12331”举报热线的公益短信700 多万条,“12331”受理投诉举报数量比去年全年总数增加近40%,发现并取缔了制售假劣食品药品黑窝点数十个。在做好宣传工作基础上,树立“做好和支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是利国利民的、最大的公益善事”的理念,并大力宣传,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逐步理解和认同。
六是下大力气抓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制定《食品安全监管巡查制度》、《药品日常监督巡查制度》、《全省药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管理规定》,规定了对各种企业的巡查范围、频次、流程、内容和方法等,明确了负责各监管对象的执法人员,日常巡查工作更加规范,执法人员受到有效约束和监督。对2012 年以来受理的近2000条投诉举报线索进行梳理,归纳出115 种违法行为,形成了《食品药品投诉举报案件办理指南》和查询系统,可以方便查询各违法行为的违法要点、查实方法、处罚依据、处罚上限等6 个方面的内容。为统一药品GSP 认定程序和标准,制定《海南省药品批发企业GSP 认证现场检查评定标准》。为科学处置应急事件,制定了各类事件应急处置程序。省局主要负责人牵头推动监管信息化建设,理清了全省食品药品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开通内部专网、运行OA 系统,实现文件快速流转、信息直通直达、交流实时互动;试运行视频会议培训系统、案件办理指南查询系统、食品流动检测车跟踪定位系统和LED 屏显示及视频监控系统;正式运行人员招录信息系统,高效处理了事业单位招录中数千人异地网上报名和审核。把食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列为重点工作来抓,建成并投入使用海口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争取到省食品检验检测中心的建设用地和地方配套资金。举办了18 期业务知识、岗位技能、法律法规等培训班,共培训2498 人次;举办了3期食品安全知识和信息化知识专题讲座。拍摄《药品日常巡查教学演示片》,发放到各市县局、乡镇(街道)所供执法人员随时学习。 注:“一个理念” 指做好和支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是利国利民的、最大的公益善事的理念,“两个化”指监管工作标准化和信息化,“三个到位”指监管部门履职到位、社会协同共治到位、生产经营主体自律到位,“三类重点对象” 指省内食品药品生产源头、食品药品批发源头以及大中型餐饮和集体用餐单位,“四个最严”指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本文来源: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01.08.2014 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