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志愿者72小时陵水海口爱心接力

28.10.2014  18:20

安利海南志愿者走入陵水文官小学。
安利海南志愿者走入陵水文官小学。
安利海南志愿者走入陵水文官小学。
安利海南志愿者走入陵水文官小学。

  中新网海南频道10月28日电 三天72个小时,在短暂的时间中做些什么事情能让人们毕生难忘呢?

  刚刚结束的安利“72小时志愿者公益活动”中,来自三亚、陵水和海口三地的安利志愿者们通过实地调研、了解需求,在72小时内制定并完成了志愿爱心活动。此次活动是安利(中国)海南分公司策划组织,安利志愿者为活动主体的一项特殊公益活动,以爱心传递的方式、从南至北在陵水和海口两地联动进行。

   陵水站:给陵水县文官小学建起“安利爱心书屋

  陵水黎族自治县文官小学始建于1964年,迄今有50余年的历史,是一所六年制小学,该校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地处偏僻,教学设施落后,现学校还没建有真正的图书室。

  10月23日至25日,来自三亚和陵水的安利志愿者一行30余人自驾车前往陵水县文官小学,为偏远山村的孩子们捐赠了一批书柜、阅读桌椅、图书以及文体用品等爱心物资,建起了学校第一所图书室——“安利爱心书屋”,让这里的孩子们在课余时间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充电站。

  在25日当天,安利志愿者们来到文官小学,和同学们一起把学校提供的教室布置一新,将安利公司捐赠的书柜以及阅读桌椅等安装起来,转眼间,一间漂亮的图书室便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学校也举行了热烈的仪式,共同迎来了“安利爱心书屋”的正式启用,同时安利志愿者们也在爱心图书室里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72小时·1公斤盒子”素质教育美术课程。现场的孩子们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用自己的画笔描绘着家乡陵水的美丽面貌,他们有的画的是蔚蓝的大海,有的画的是陵水城市的美景,这些略显稚嫩的画笔下饱含着对美丽陵水的热爱之情。

  同时在操场上,同学们还和志愿者哥哥姐姐们一起玩起了拔河游戏,很快孩子们便和志愿者们打成了一片,现场气氛热烈、笑声不断,孩子们红扑扑的小脸上满是欢乐和开心,大家一起度过了一个充实且欢乐的上午时光。

   海口站:72小时·一公斤盒子 给孩子上堂趣味课

  10月28日,来自海口的志愿者们走进海口大成实验学校,为孩子们送去崭新的课外书籍、文体体育用品等,还为孩子们上了生动有趣的绘画以及安全教育体验课。

  因为前两天已经有过交流,28日志愿者再次到来时,孩子们都显得很兴奋,猜想着志愿者会带来什么惊喜。“同学们集合!”在志愿者清脆的哨子声响过后,同学们期待已久的“1公斤盒子”出现在教室里,盒子里面丰富的教学小工具、体育用品引发阵阵欢呼。在“一公斤盒子”素质教育课上,孩子们有的跟随志愿者老师通过体育游戏学到了安全生活知识;有的跟随志愿者老师用彩纸制作成可爱的动物和美丽的海底生物;有的跟着志愿者老师学习画画,他们用手中的铅笔描绘出各自心中家乡的景色。看着孩子们认真作画的样子和真诚的眼神,授课志愿者们都高兴得笑了。活动结束后,志愿者都留下了各自的“1公斤盒子”,里边装有上好一堂手工、美术、趣味安全课所需要的全部材料,以及该课程的教案。

  海口大成实验学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教育于一体的寄宿、走读相结合的全日制学校,现有学生649人,其中外来务工子女435人。

   72小时志愿者公益活动”项目介绍

  安利“72小时志愿者公益活动”创新特质是以“限时、自助”方式开展的志愿者公益活动,定位为“面向留守儿童,旨在提升留守儿童素质教育水平”的自助公益项目。志愿者作为直接策划者和管理者,在规定的72小时内,团队需要在有限的资金支持下,完成项目的调研、策划、组织、实施的全过程;须真正深入调研,了解、感受和发现受助方的需求,组建团队,策划方案,付诸实践,为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和改变。

  安利“72小时志愿者公益活动活动主题:“感受、动手、改变、快乐--72小时”,号召支教志愿者调研和了解受助儿童的真实需求,策划和制定对策方案,购置所需的教学物品和备课,用三天的时间与孩子们充分交流沟通,给予他们引导和启发,带给受助孩子欢快难忘的体验。

  安利“72小时志愿者公益活动”于2011年开始在海南省启动至今,已经连续4年在海口、文昌、琼海、陵水、三亚、儋州等多个市县乡村小学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展。今年的首站活动在儋州市雅兴镇雅星新村小学进行,给全校142位黎族学生送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