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护林员:热带雨林就是我们的手和脚

27.11.2014  13:21
摘 要:

              本网站讯:沿着海南省万宁市的“母亲河”——太阳河,从兴隆华侨农场一路向西,直到沉香湾水库,是两万多亩的兴隆凤凰山低海拔热带原始雨林,有30多名的护林员就生活在这片林海里。

绿镜头活动来到万宁市华侨农场。庄白羽摄

  记者来到护林员的简易棚居时,他们刚刚吃过午饭,几个人或站或坐地听收音机、聊天。两只小狗见到生人跑过来嗅了嗅,又百无聊赖地趴在地上打盹起来……

  万宁市华侨农场总面积2001.06公顷,由于保护措施得当,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热带原始雨林,海拔平均高度在150米,被誉为中国保护得最好的低海拔热带原始生态林。这里拥有次生林980.70公顷、人工林739.91公顷,森林面积合计1720.70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85.99%,热带雨林植物物种多达2500种。2013年11月,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众所周知,热带雨林对全球的生态效应有着重大影响,茂密的雨林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源源不断地放出生命赖以生存的氧气,在维持大气成分的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热带雨林也被称为“地球之肺”。同时,它对于保持水土、吸收辐射、降低温室效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谈到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性,已过花甲之年的农场原副场长蔡德光就拉开了“话匣子”。这位为雨林付出了三十年心血的老人,对于当年成立护林队时的情形记忆犹新。他说:“我从小在这里长大,那时候森林茂密,太阳河水清流急,气候宜人。上世纪80年代乱砍滥伐很严重,原始森林在消失、溪水断流、天气也越发炎热,我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如果原始森林没有了,我们自身的后果也不堪设想,更难谈到日后的发展了。”

农场原副场长蔡德光接受记者采访。 庄白羽摄

  在大力号召种植经济作物、首要解决吃饭问题的年代提出森林保护并不容易。1983年毕业于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的蔡德光来到这片雨林工作。1992年夏天,在没有任何补贴的情况下,蔡德光带领农场12名护林工,肩背生活用具,腰别砍刀走进凤凰山,成为首批志愿护林员。

  刚开始时,他们用竹片、油毡纸搭了15平方米的茅草屋,靠着屋旁的溪水煮饭,没有电,晚上只能点着煤油灯。山里除了肆虐的花蚊子,还有旱蚂蟥等毒虫。他们每天穿行约35公里长的山路,是他们自己用脚踏、用镰刀砍出来的。22年来,他们守护着山林,与大山树木相伴、面对各种危险、与盗伐分子对峙,无怨地来回巡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为了最初的梦想,他们没有退缩,现在护林队已由从前的12人变成了一支由32人组成的专业队伍,共建成8个护林站。

  记者跟随蔡德光在他们平时巡山最容易走的道路上体验了一下。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的季节区别。走进雨林,里面密不透风,光线暗淡。在这里感觉闷热潮湿,分不清东西南北,抬头不见蓝天,满眼都是绿色的植被。在狭小不平的路上,脚下是原始森林的裸露根系,既要当心被绊倒,又要机警地将它们当台阶踩;头上则是像巨蟒一样扭曲缠绕的藤蔓和放肆生长的枝叶。十几分钟下来,大家都是汗水加露水,湿透了全身。还有雨林的蚊子把手臂和腿脚咬得红肿,不胜其扰。蔡德光笑道:“大家不要担心,现在比过去好多了,已经没有疟疾了。以前我们巡山时,得千万小心被蚊子,得了疟疾是有生命危险的。”

记者跟随蔡德光体验平时巡山的路。 庄白羽摄

  在丛林中,记者见到热带雨林丰富多彩的生物,雨林中的植物经过数百万年适应性进化,形成了许多其他森林植被所没有的令人惊叹的独特现象:有“树上生树”的空中花园;有你死我活的“绞杀”现象;有“一木成林”的榕树;有2到3米的巨大板根……最让人惊叹的是,两千多年的参天古树,两亿多年的巨石,在这个完整的雨林生态系统中被守护着、被荫蔽着,安然而静谧地存在,向未来做出历史的见证,为人类科研提供无价之宝。

 

 

热带雨林中丰富多彩的生物。 庄白羽摄

  经常有人问护林队员,你们这样没有经济收益,遇到盗伐团伙还有生命危险,图什么呢?蔡德光说:“的确,曾经有护林队员被穷凶极恶的盗伐分子砍伤,落下了终身残疾。但是热带雨林是地球的肺呀,我们都是这里长大的人,不能看着家园消失。这里的每块地、每棵树都像自己的手脚一样。”看到眼前这奇妙独特的雨林世界,记者深深地明白了志愿护林员们保护雨林家园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