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清详解当前经济形势: 信心比黄金更可贵

24.11.2015  02:27

  编者按:江西省人大财经委近日举行了今年三季度江西省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史文清以详实的数据和丰富的案例,全面、客观、理性地分析了当前世界和中国的经济形势,并立足江西实际提出积极应对的建议,提出若干重要的判断和观点。特根据发言录音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韩树英主编的《通俗哲学》有一幅富含哲理的插图:一个“9”字三人看,正着看的说“9”,倒着看的说“6”,闭着眼睛看的说“什么都没有”。因为每个人的阅历不同,立场不同,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必然不同。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今年的经济形势异常复杂,各种不确定因素变幻莫测,股市、汇市、债市、房市涨涨跌跌,尤其是前段时间股市异常波动,今天“高温酷暑”,明天“台风暴雨”,恍如六月天、孩儿脸,冰火两重天,千股涨停、千股跌停、千股停牌,上演惊心动魄的“过山车”,让人始料不及、捉摸不定。个中原因可能有千条万条,各种说法和观点让人眼花缭乱。

  在这个紧要关头,我们一定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注意观察大势、把握大局,始终保持定力、稳住心神、稳住阵脚。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经济运行仍然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个时候,信心比黄金更可贵,忠诚比什么都重要。要强化使命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坚定不移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确保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这里谈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世界经济到底怎么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环境仍然比较复杂,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怎么认识和把握这种“时和势”?我想从四个维度来作些分析探究。

  首先,从远景瞻望的视角看:世界形势与全球格局,可以概括为“东升西落,中国复兴”。历史上,我国就曾长期居于世界强国之列。以宋朝为例,当时经济总量一度占全球80%,而美国峰值时也只占全球30%;宋朝开封的人口达100万,而伦敦那时才1万5千人。但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走向衰落。到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崛起又使人类文明的重心逐渐向东亚迁移。去年,我国生产总值达11万亿美元,美国16-17万亿美元,日本6万亿美元。很多分析认为,中国将重返经济总量最大国地位,中国经济也将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这在十几、二十年前很难想像,那时美国主流媒体没有多少关于中国的新闻,美国的知识分子也不了解中国,不太在乎中国发生了什么。但如今,世界500强企业开董事会讨论企业发展战略,大多都会把中国视为最重要的关注因素之一。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在纪念开播10周年采访时,问到嘉宾感觉10年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有人说,过去中国企业家想做世界级企业很难,但现在乃至将来,往往在中国成功的企业就可能是世界级企业。可以说,中国在世界的崛起,已成为不可逆转之势,“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正如习总书记强调:“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