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拼死杀敌 击溃日本“铁军”

02.09.2015  11:29

视频:重庆百岁老兵忆述与张自忠的渊源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1日电 香港文汇报1日刊文,75年前的5月23日,湖北宜昌码头飞幡飘扬,城中百姓纷纷前来为在与日寇战斗中殉国的张自忠将军送葬。其间敌机3次飞临宜昌上空,但百姓无一人退祭。张自忠将军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牺牲的最高将领,也是二战中盟军牺牲的最高将领。如今,张将军依然被百姓铭记,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城市都有一条张自忠路。

  适逢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张自忠将军之孙张纪祖受访时表示,张自忠家属代表已受邀观礼“9.3”阅兵。他认为,后人缅怀张自忠,正因为他是那个时代千万中华民族英烈的代表。

  从士兵到将军,张自忠和士兵一样的吃喝穿戴,他的勤俭自律在国民党部队中十分罕见。张纪祖说,面对国家危亡,祖父最渴望的便是去前线抗战。

  1938年3月,日军投入8万兵力,分两路向台儿庄进发,至临沂、滕县时,与中国军队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守卫临沂的庞炳勋第3军团伤亡惨重。张纪祖称,张自忠与庞炳勋原是宿仇,但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摈弃个人恩怨,率59军一昼夜强行军180公里前往增援,与庞部协力作战。

  打败板垣确保台儿庄大捷

  敌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配合坦克、装甲车向茶叶山阵地发起进攻。张自忠以“拼死杀敌”、“报祖国于万一”的决心,与敌激战。“阵地失而复得三四次,战况极其惨烈。经过数天鏖战,敌军受到重创,节节败退,共歼敌4,000余人。”张纪祖说。

  不久,日军再派阪本旅团向临沂、三官庙发动攻势,妄图有所突破。张自忠和庞炳勋部两军奋力拼杀,经彻夜激战,日军受到沉重打击,主将板垣征四郎落荒而逃。临沂战役中,张自忠的59军与敌鏖战七昼夜,将日军号称“铁军”的板垣师团击溃,取得了振奋人心的胜利。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板垣、矶谷两师团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致使矶谷师团孤军深入,后被李宗仁部围歼,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大捷。

  张自忠将军一战成名,洗刷了此前因奉命访日和留守北平而背负的汉奸骂名。此战之后,再无人说张自忠是汉奸。

  骁勇善战被誉“活关公

  1938年10月,张自忠由第59军军长升任第33集团军总司令。后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1938年11月到1939年4月初,张自忠指挥所部接连在鄂北进行了4次中小规模的战役,歼敌不下4,000人。其中2月的京山之役战绩尤佳。1939年5月2日,张自忠被授予上将军衔。

  张纪祖告诉记者,张自忠的对手都是日本臭名卓著的甲级战犯。在大败板垣征四郎后,张自忠部于1939年5月遭遇冈村宁次。当时冈村调集4个师团、2个旅团及坦克、炮兵、工兵等特种部队约12万人,兵分两路大举进犯鄂北的随县、枣阳地区。

  张自忠率部击溃敌军,一举收复枣阳、桐柏等地区,史称“鄂北大捷”。同年12月,张自忠率右翼兵团歼敌4,500余人,缴获军马74匹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襄东大捷”,老百姓称其为“活关公”。

  军人武德连日军都感动

  “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五战于枣宜,终换得马革裹尸还”,这是张自忠将军抗战经历的传神写照。抗战以来,以集团军总司令之职亲临前线、战死沙场,张自忠为第一人。张纪祖用这样一句话来评价自己的祖父:“他是一位气度不凡的将军!

  1940年5月1日,10余万日军在100多辆坦克、70多架飞机的配合下,向襄河东岸第五战区部队发动大规模进攻,枣宜会战打响。张自忠一面下令襄河东岸部队分头迎敌,一面指示西岸部队做好出击准备,并过河督战。

  张纪祖说,祖父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本可不必亲自率领部队出击作战,但他不顾部下的再三劝阻,坚持由副总司令留守,并昭告部队:“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能亡于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决不半点改变。

  5月15日拂晓,张自忠仅率2,000余人截击日军。双方多次厮杀,血肉横飞。由于兵力过于悬殊,张自忠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日军以飞机大炮将南瓜店轰成一片火海。 5月16日下午4 时,一代抗日名将张自忠壮烈殉国。

  身先士卒 要敌知不好欺负

  张纪祖告诉记者,59军参谋长李文田曾告诉他,当年在南瓜店的山上,59军多名高级幕僚都劝张自忠撤退,但他选择决一死战。张纪祖说:“枣宜战役打得如此激烈,33集团军,师长没死一个,军长没死一个,集团军高级指挥官没死一个,但总司令却壮烈殉国。祖父抱着着必死的决心上战场,身先士卒,鼓舞士气,就是要让日本侵略者知道中国军队不是好欺负的!

  “祖父生前常讲的一句话是要凭良心,凭我的良心,求得良心的安慰。我们祖祖辈辈对忠孝非常重视。忠,就是忠义之志,也就是那种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这是祖父最让我崇敬的地方。而孝道,就是孝敬自己的父母,祖父一生都在恪守”张纪祖深情地说。

  与日交涉被误“汉奸” 爱国之心至死不渝

  1937年4月,时任29军38师师长的张自忠以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天津市长的身份率冀察平津访日团出访日本,获得日本天皇接见;7月28日,张自忠奉命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及北平市长等职留守北平,与日方斡旋。

  这两件事令当时各界对张自忠产生了很大的误解,甚至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曾致电国民政府,要求将“亲日”的张自忠“明正典刑”。对此,张纪祖表示,这两次,张自忠都是受当时的29军军长宋哲元之命,但从未给日本人做任何事,其爱国之心至死不渝。他并慨言,“事实面前,公道自在人心。

  1935年,29军进驻冀察平津。日本人一方面不断地在华北地区挑起事端,一方面又邀请冀察当局派员访日。1937年4月,张自忠等军政官员奉宋哲元委派访问日本,“有历史学家对我祖父的日本之行进行过认真研究,结果在中日双方的材料中均找不出张自忠访日时有任何有失体面或有亏职守的记载。”张纪祖说。

  1937年7月28日凌晨,日军从北平南北两个方向对29军发动了全面进攻,29军奉令撤离北平,移驻保定坐镇指挥,仅留下独立27旅和独立39旅维持治安,张自忠被任命为代理冀察政委会委员长、冀察绥靖公署主任和北平市长。张纪祖说:“祖父本不愿留在北平,但在宋哲元军长的一再坚持下,最终同意留在北平‘维持十日’,并致电38师副师长李文田:兄守北平,弟守天津,不惜一切牺牲,与敌周旋。

  留守北平的张自忠成为众矢之的,报纸上称他“张逆自忠”,“自以为忠”,甚至称他是“华北特号汉奸”。熟知这段历史的张纪祖说,其实祖父并没有做过一点对不起国家的事,祖父在留守北平期间,将平津作战中的负伤者安排治疗,将阵亡者予以安葬。

  1937年7月31日,留守北平的独立第39旅被日军包围缴械,张自忠命令剩余部队迅速突围。张纪祖说,8月5日,张自忠便致函冀察政委会常委,声明“辞去代理职务”。“就这样,祖父在北平共维持了8日。后来在美国友人的安排下,于9月上旬秘密离开北平到了天津,隐居在一位英国朋友家中。随后动身南下,再未与家人见面。”他告诉记者,“此后,张自忠如此身先士卒,要向世人证明,自己绝不是汉奸。

  1982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表彰张自忠在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绩,特追认张自忠为“革命烈士”,并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还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专设了“张自忠路”以缅怀这位抗战英雄。(江鑫娴、凯雷、任芳颉)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