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十九大精神建设海洋强国 海口发展绿色海洋经济

31.10.2017  20:21

  作为我省最大的科研转化平台,海口南陆医药科技股份正积极研发海洋藻类新药。记者罗津 摄

  “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海洋的发展和保护指明了道路,海口作为全国海洋面积最大省的省会、“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城市,如何利用好海洋这一重要空间,为全省、全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29日,记者走访市海洋和渔业局,了解到海口将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生态优势,争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军民融合示范、绿色发展示范,扛起中央赋予海南、海口的南海使命担当。

  记者罗津

  做好海洋文章 强力支撑绿色发展

  海南是全国第一海洋资源大省,海口是“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海南国际旅游岛主引擎”,是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带动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龙头。全市有热带海洋科技创新与公共服务平台114个,涉海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4个,科技资源占全省的80%以上。同时,海口本身还有长达136千米的海岸线,有海口湾、铺前湾和金沙湾3大海湾,以及海甸岛、新埠岛和北港岛等15个大小海岛、约20平方千米;管辖海域面积830平方千米,客货运港口码头泊位42个,其中万吨级泊位6个。

  “面对如此优越的发展条件,我市将抢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有力时机,建设促进国内产能输出的泛南海产业园区和区域性物流枢纽。”市海洋和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芳介绍,未来,海口将重点打造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合作区、新型工业、海洋和高新技术产业等4大国际经济合作区,增强海口与沿线国家友城交流的实效性。

  着眼未来之路 培育海洋新兴产业

  今年6月,我市成功申报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获得国家3亿元奖励资金支持。全市将以推进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物产业的产业链协同创新与产业孵化集聚创新为重点,通过统筹协调推进,集成要素资源,创建创新政策环境,探索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军民融合、绿色发展的模式;突破并转化一批海洋产业核心和重大技术,培育若干创新型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显著增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海洋产业创新服务能力,着力改变海南海洋经济以传统产业为主的格局,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加强对传统产业渗透融合,推动整体产业升级。

  不仅如此,我市将建设海洋牧场,推动渔业向绿色循环经济方式转变。而且,海口将充分利用省会金融机构总部集聚这一优势和特点,探索建立水产品权益综合交易平台,使之发展成为东南亚首个海产品期货交易中心。同时,继续创新渔业渔船保险产品和服务,推进渔船更新改造,组建远洋捕捞船队的金融租赁支持,鼓励采用PPP模式加快渔港和海上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放智慧海洋事业,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动力活力。

  以“湾长制”提升海洋生态承载力

  “湾长制”是在陆海统筹下创建海洋污染治理和海洋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实现海湾环境管理的制度创新。海口海洋生态环境优越,海洋生物资源富饶,海岛和港湾数量众多,拥有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的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如何守住生态环境底线,保护好这片蓝色国土,事关海口人民民生福祉,事关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全局。

  接下来,我市将会把环境治理融入优化空间布局、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中,力争通过“湾长制”试点工作,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海湾管理新模式,为维护海湾生态安全、实现海湾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进而有效改善海洋环境质量,提升海洋生态服务功能,美化海岸景观,强化海洋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夯实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为建设国际化滨江滨海花园城市提供坚强保障,为守好“祖国南大门”、建设“美好新海南”扛起省会城市的责任担当。

 

海口市政市容委改名城管委
从海口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建设海洋强省 海南将重点培育这些产业
    新时代赋予科技新使命,新使命呼唤创新新担当。海南新闻中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海口全面修复生态呵护绿水青山
   原标题: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