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我国唯一一座专业龟鳖博物馆

05.01.2015  11:28

    原标题: 海南建立我国唯一一座专业龟鳖博物馆

      观众在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龟鳖博物馆参观。

      龟鳖博物馆:记录生物进化传奇

      龟鳖,在地球上生存了2.2亿年。我们的祖先,曾以龟甲载文、以龟甲占卜、以龟甲入药、以神龟镇宅、仿龟甲制作战衣……。在中国,没有哪一个真实存在的物种,像龟这样,与我们的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医学起源、饮食习惯联系如此紧密。

      为了研究龟类起源与发展,更好地保护这一古老的物种,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史海涛教授历经20余年的研究和努力,建立了我国唯一一座专业龟鳖博物馆,从世界各地收集了近300多种占世界龟鳖总种类90%的照片、大量中外文图书资料和龟类化石、150多种2000余号龟鳖标本。这些龟标本,用曾经顽强的生命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古老生物进化的传奇故事。

      走进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龟鳖博物馆,一进门,一只霸气的大鳄龟四足伸展、昂首立在展台上。“这是一只体重有100多斤的颚龟。它是在养殖场死亡后,被制成标本的。”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史海涛教授告诉记者。

      “博物馆的龟类标本都是我在20多年科研工作中,通过收集执法罚没死亡的龟和养殖场死亡的龟制作成标本,还有一部分是通过标本交换或者市民养殖宠物龟死亡后送来的。”20余年的积累和制作,史海涛终于建成了这个颇具规模、国内唯一的龟鳖类专业博物馆。

      镇馆之宝

      四具1.2亿年前龟化石

      博物馆右侧一角落,安放着镇馆之宝,四具1.2亿年前的龟类化石。

      化石上能清晰地看见四只史前龟,它们的头、身体、爪子、尾巴,与现在的龟并无明显区别,但尾巴和爪子似乎比较长。“这四具化石分别是辽龟属、鄂尔多斯龟属、满洲龟属种类的龟,它们保存完好,完整地再现了1亿多年前龟的形状。”史海涛说,龟是从史前远古走来的物种,迄今发现最早的龟类化石是2.2亿年前上三叠统地质时期的德国原颚龟。

      “龟是一种生命力极其顽强的物种。你看它全副武装,背、腹、头、足,甚至尾巴都覆盖着厚厚的坚硬的鳞甲,在野外,成年的龟几乎没有天敌。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龟又练就了长期不摄食也不饿死的本领,所以,能走过数亿年幸存下来。”在史海涛眼里,龟通过了冰河时期、全球温度升高、干旱以及地壳变迁等种种考验,是生命世界的伟大奇迹。

      “虽然进化极其缓慢,但早期的龟与现在的龟,还是有进化的改变。”史海涛介绍,在距今3亿年前的石炭纪后期,地球上出现了爬行动物,有一类被称为无孔类的类群,其特点是头骨侧面除了眼窝和鼻孔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孔,龟鳖类在分类学上就被列在了爬行纲下的无孔亚纲,隶属龟鳖目。

      对于龟,人们最为熟知的是它生缓慢、耐饥饿、长寿、四肢和头脖都能缩进壳内等特性,但事实上,龟的远古祖先并不具备这种“龟缩”本领。比如,龟的远古祖先原颚龟的头和四肢不能缩进壳内。

      “最早的龟主要栖息在沼泽和陆地区域,过着半水栖生活。后来,才进化成适应不同生境的龟。”史海涛说,随着生境的改变和种群迁移扩散,生活在森林、草原、沙漠中的龟演化成完全陆栖的龟,而到河流、湖泊的龟则成为淡水龟,到海洋生活的龟则成为海龟。

      又因为环境不同,它们的外观有细微区别。比如,为了减少水中游动的阻力,水龟的背甲一般较扁平;而陆龟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不受其它动物伤害,背甲相对饱满而高耸;海龟要在茫茫大海中洄游数千公里,四肢不仅扁平阔长如桨,而且脚趾间有蹼相连。

      “虽然不断有新种龟化石发现,但龟类起源仍然不明确。”对于龟类的科学研究,史海涛认为,人类仍然知之甚少,还有许多待解之谜。

上一页 | 1 2 3 4 | 下一页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