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耀廷校长在学校申请加入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专家考察会上的汇报

28.01.2015  17:33

 

 

坚持区域性应用型本科办学方向

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 在琼州学院申请加入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专家考察会上的汇报

琼州学院校长  武耀廷

(整理稿)

 

尊敬的蒋新华校长、林从华教授:

今天,非常高兴迎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专家组莅临我校进行入盟实地考察,指导我校转型发展工作。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分三个部分向各位专家进行汇报。

一、  学校基本情况

(一)学校概况

学校的前身是广东省1954年创办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师范学校和1958年创办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专科学校。后几经分合、调整、更名,于1993年由海南省通什师范专科学校和海南省通什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琼州大学(专科)。2006年琼州大学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琼州学院。2008年学校主校区由五指山市搬迁至三亚市,同年成为教育部十大“教育援外基地”之一。2009年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0年学校成为海南省人民政府、三亚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1年申报成为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培养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2012年教育部批准 “海南—奥地利旅游教育项目”落户琼州学院,同年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成员院校。201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同年成为民政部首批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2014年学校大学科技园被认定成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015年成为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办学60年来,学校已累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6万多名各类人才,成为海南省中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摇篮和知识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基地。

学校现有三亚、五指山两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1487.1亩。现有总建筑面积38.5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7.1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9445.37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115.96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27.71万册,电子图书34.28万种。

学校现有24个二级学院(系)和9个实验中心。有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点和39个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涵盖了文、理、工、管、法、史、农、教、艺等9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重点扶持、培育学科4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84个,业已形成了以旅游、民族、海洋、生态为特色的学科体系和专业布局。

学校现有教职工1100人,其中专任教师663人,高职称教师 278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433人。有全日制在校生14640人,其中硕士生51人、本科生11354人、专科生3235人。此外,还有留学生69人。

(二)办学定位

学校主动适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形势的要求,根据海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创新发展,制定了琼州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多个规划,厘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定位,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较为完整的目标定位体系。

总体目标定位: “十二五”期间,把学校建成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区域性、开放性、多学科、多层次特征的省属公办应用型大学。到2020年,把学校初步建成国际化、开放性、特色鲜明的区域性应用型品牌大学。

办学类型定位: 教学型。

办学层次定位: 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体,适度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积极发展以适应地方需求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

学科专业定位: 重点培育旅游、民族、海洋、生态等特色学科,优先发展国际旅游岛建设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文理交融、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

人才培养类型定位: 应用型。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技能强,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校区功能定位: 三亚校区以发展本科生教育为主,适度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学生规模稳定在12000人左右;五指山校区发展部分新办本科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学生规模稳定在4000人左右。

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海南民族地区,服务三亚开放发展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辐射全国、南海及东南亚区域。

(三)推进转型发展的工作情况

近年来,学校牢牢把握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三亚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建设等重要机遇,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不断探索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体系,为加快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凝聚转型发展共识,做好学校顶层设计

2006年升本以来,学校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核心问题,持续深入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全面总结和系统梳理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及发展路径,坚持错位发展和对接地方,将其发展类型定位为省属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出了由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等六大转型,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上抓好学校的顶层设计。200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学校根据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三亚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发展的需求,制定了学校中长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创建“国际化、开放性、特色鲜明的区域性应用型品牌大学”的奋斗目标。在规划的指引下,学校坚持“聚人才、强内涵、兴特色、精管理、求创新、重应用”的工作思路,推动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体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应用型本科道路,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思路已经逐步清晰,通过教育思想大讨论、邀请专家作专题报告、外出考察、参加培训等多种方式及途径,全校上下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已从原先的思考要不要转型的问题转变到现在的思考如何转型的问题。

2.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争取各级政府支持

海南省和三亚市、五指山市高度重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指导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并给予各方面的重点支持和主动服务。教育部、国家旅游局、民政部等上级部门一直对学校的发展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2008年,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三亚市投入4亿元资金帮助学校建设三亚校区。2010年12月,学校成为海南省第一所由海南省和三亚市两级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的高校,省市政府在土地、资金、人才、住房、学科建设、协同创新等方面给予学校倾斜支持,为学校转型发展创造了更加优良的条件和环境。2013年5月,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海南省科学技术厅、三亚市政府和琼州学院签订了四方共建海南旅游协同创新中心协议。2014年6月,海南省科技厅、海南省教育厅、三亚市政府大力支持学校筹建海南高校第一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并于同年9月获得科技部、教育部审核认定通过。2014年8月,省文资办、三亚市政府、琼州学院三家单位共同签署《共建共管海南省民族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备忘录》,共建共管海南省民族歌舞团,打造以“学、研、演”为特点的民族艺术学科。几年来,学校利用省市共建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学校开始步入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3. 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服务地方发展需求

2009年至2013年,学校根据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信息智能岛、生态省的社会发展战略,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大胆创新,重组机构和学科方向,打破了原有12个教学系和教研室的建制,先后组建了旅游管理学院、应用科技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和9个实验中心,并按学科专业、课程组建教学团队和实行了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和课程群负责人制度,奠定了应用型本科建设的基础。同时,学校以学科专业建设为引领,加强学科专业布局的优化和专业结构的调整,重点培育了旅游、民族、海洋、生态等特色学科专业,增设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物流管理、社会工作、秘书学、俄语、环境工程、网络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休闲体育等一批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从而形成了鲜明的服务地方需求的应用型办学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与三亚市及海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学校获得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证。2014年,学校从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南海开发等国家战略和海南绿色崛起等地方需求出发,以学科专业结构布局调整为重点组建新的二级教学单位。根据学科专业布局,对原来的13个二级学院进行调整,组建24个二级学院(系),其中新成立了商学院、中奥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创意与设计学院、食品学院、热带生态环境保护学院、热带生物与农学院、市民学院、民族职业学院、俄语系、社会学系,筹建海洋学院、中非学院等,进一步加快“旅游、民族、海洋、生态”四大特色学科建设,促进学科专业的优化,为建设有特色的与地方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奠定了基础。

4. 引培与借力并举,打造双师型人才队伍

学校着力建设兼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职业发展的教师职业发展机制,通过引进企业家和行业专家到学校任教,派出本校教师到企业参与产学研协作,带动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建立和完善刚性与柔性并举的人才建设机制,通过“讲座教授”、“住校教授”、“特聘教授”等一系列人才政策,统筹校内外、国内外优质人才资源,汇聚了一批国内外高层次优秀人才。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朱蓓薇、陈勇,当代著名文学家王蒙、余光中等特聘教授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63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有433人,占66.82%;具有高级职称的有278人,占41.93%;具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95人,占专任教师的14.33%。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基本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5.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能力导向

学校以社会经济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主线,积极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修订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方式等实行需求传导式的改革,力争促使人才培养目标与海南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与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吻合。近年来,学校先后投入1100多万元启动了“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研究项目”、“校级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工程”和“本专科专业建设及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同时,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加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以企业为主共建84个项目多样化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积极探索实践“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强调人才培养的思想观念要从学校一个主体培养向学校、社会两个主体共同培养的转变,先后召开了“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报告会、“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会,在全校探索实践“3+1”模式。如食品工程、网络工程等专业形成了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创新人才培养为特色的“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理念。学校在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从学生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三个方面,建立“平台+模块”的培养机制。加强学生素质培养,创造条件,强化学生发展中心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途径与方法。学校大学生创新院以“基地—平台—实训室”为基本架构,以一个体系、两支团队、三个平台为建设内容,涵盖创新素质“品质要素、构成要素、行为要素”三个维度,形成“创新教育课程打基础—申报创新基金担项目—技能实训抓提高—参加竞赛出成果—产学研结合促创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学生创新创意创业的牢固阵地,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和创业能力。近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 361项、省级奖励969项,其中在全国组织的“挑战杯”、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导游大赛、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表现出色,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1个、二等奖86个。近三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8.9%、90.7%、88.08%,高于全省高校平均水平。

6. 坚持开放办学战略,搭建协同创新平台

学校依托三亚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区位优势,积极推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积极构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一是建立了民政部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海南旅游协同创新中心、海南国际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研究基地、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等,部、省、市共建机制初见成效,协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开放性办学的格局初步形成。二是在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新院的同时,先后与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三亚鸿洲国际游艇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推行“嵌入式”、“订单式”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与微软中国共建了“IT学院”,与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了“新道智慧教育体验中心”。三是先后与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家科研院所签署合作协议,实现科研平台共享,寻求合作发展,如与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了“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产业化基地”。四是先后与天津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海南大学、西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如与西华大学共建了“先进材料及能源实验室”。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962 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部级35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6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海南黎、苗族本土文化研究成果丰硕,其中《黎族通史》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实现了海南省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零的突破。学校先后获得 “海南省产学研结合十大杰出院校”、“海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先进院校”、“海南省“十二五”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单位”、“海南省“十二五”产学研合作优秀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7. 推进国际化进程,拓展合作办学平台

学校依托三亚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区位优势,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化交流合作优势日益彰显。目前拥有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区域学中方研究中心、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中国国际青少年活动中心(海南)三亚基地、中乌大学校长论坛等多个国际交流平台,与美国、德国、俄罗斯、奥地利、乌克兰等多个国家开展了国际教育合作项目,通过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引进师资、课程、教材等优质的教学资源,积极探索遵循国际化产业分工的人才培养途径,推动全校范围内各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建设,由外向内激活学校的应用转型,形成国际合作办学由内向外的拓展延伸、良性互动局面。2010年以来,学校依托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平台,连续成功承办了五届国家教育援外项目“亚非发展中国家旅游管理高级研修班”。经教育部批准的海南首个国际教育合作——中奥旅游管理本科合作项目于2013年开始招生,现有中奥班学生198人,已成为学校国际合作办学的一大亮点。

8.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搭建职教“ 立交桥”

学校作为海南省目前唯一的一所公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全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着示范作用,努力成为海南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引领者。2014年,学校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和《海南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及招生试点项目方案》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的教学研究,与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合作实施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等试点项目,搭建中职、高职特色专业与学校专业建设的“立交桥”,参与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二、转型发展思路与举措

(一)发展思路

抢抓国家和海南省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新机遇,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目标,以服务海南产业升级、社会管理创新和新型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提升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学习者创造更大价值为核心,坚持“先行先试、服务需求、深化改革”原则,转观念,抓改革、强建设、调结构、搭平台、破难题,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全面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适应人力资源市场变化的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能力、为区域发展创造人才红利的能力,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科技支撑和人才保证。

(二)总体目标

力争到2020年,实现以下目标:

—— 建成地方本科转型的示范学校。 主动适应新常态的教育观,从理念、思路、制度、模式、科研、学科、专业、课程、教材、教师等方面全方位改革创新,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区域和行业科技服务中心作用,引领海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具有海南区域性特色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道路,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与三亚国际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相匹配的,国际化、开放性、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应用技术品牌大学。

——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提升。 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学生参加实训实习的时间累计达到一年。主要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覆盖率达到100%,用人单位的参与率达到100%。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在校生占在校生总规模的比例到达40%以上。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业能力等潜能得以激发和释放,形成良好的团队协同精神。

—— 教师队伍结构更趋合理。 培养6-8名省级教学名师和15-20名校级教学名师,引进、培养应用技术特色学科、应用型品牌专业建设的高水平学科专业带头人10名,构建相应教学科研团队。“双师型”教师(含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50%以上,每个专业有1名以上行业公认的高水平教学带头人。

      —— 毕业生就业质量显著提高。 在办学定位、服务面向、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质量标准等方面能够更好地对接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毕业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达到本行业先进水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显著提高,创新创意创业人才培养有重大突破,初次就业率达到96%以上,对口就业率达到85%以上,毕业生起薪水平、就业稳定性高于同层次其他高校。

      —— 服务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显著增强。 以琼州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为平台,重点围绕海南省及三亚市的旅游、现代农业、海洋、创新创意等产业,建成一批高质量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成一批校企联动的产业技术积累创新联合体,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活动深度融入产业链、创新链,学校对产业链价值的贡献力和对产业群的竞争力显著提升。其中,实质性校企合作专业覆盖率达到85%以上;试点专业校企实质性合作覆盖率达到100%。理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中来自地方政府、行业、用人单位和其他合作方的比例到达50%以上。

—— 人才培养立交桥更加完善。 建立和完善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用技术本科与中高职有机衔接,拓宽中高职毕业生和在职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为一线劳动者的职业发展创造更宽广的空间、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其中,招收的中高职优秀毕业生和有工作经验的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占招生比例的15%以上。继续教育在学人数(折合数)占在学总人数的比例逐步达到30%以上。

(三)主要任务

1. 明确类型定位,制定发展规划

主动适应新常态的要求,服务“一带一路”、南海开发、国际旅游岛、海南绿色崛起、三亚国际化旅游精品城市的战略需求,进一步厘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定位,明晰服务面向,培育办学特色,科学谋划学校未来转型发展路径。全面深化校地合作,主动争取地方政府将学校的转型发展融入海南省和三亚市等民族地区市县“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振兴规划。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实现科研、医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全面推进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探索与行业企业、产业集聚区共建共管二级学院。采取有效措施抓好规划的落实工作,真正把办学定位落实到教育教学、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师资建设、教学资源整合等各个层面和环节,推动学校加速转型、全面提升。

2. 坚持开放办学,完善治理结构

实施开放合作发展战略,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学校章程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学校章程、党代会、教代会决议的形式予以明确。借助省市共建平台,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合作,拓展国际合作,探索建立和完善有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理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构建由政府、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的新型内部治理结构;以管理重心下移为重点,扩大二级学院(系)自主权,鼓励各二级单位大胆改革、创新实践、特色发展,增强学校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内驱动力。

3. 紧密对接产业,调整学科专业

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对接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和国家职业资格要求设置专业,将服务同一产业链的关联专业组织成专业集群,加强统筹管理。加快“旅游、民族、海洋、生态”四大学科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学科专业结构与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紧扣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增设新专业;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重点建设旅游管理类、工科类、社会服务管理类、教师教育类、艺术体育类等五大特色专业群,实现学校的专业链与地方行业产业链的集群对接,不断提升学校专业与地方产业的符合度、依存度、共享度,进而提高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社会满意度。建立政、产、学、研、用多方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调整评议制度,构建根据社会需求、学校能力和行业指导自主设置调整专业的机制。

4. 深化产教融合,共建实践基地

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与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实现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有序衔接、相互促进和螺旋上升。采用企业投资或捐赠、生产化实训、政府购买、学校自筹、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强力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协同,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继续教育等方面实现紧密结合。

5. 创新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

以社会经济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方式等实行需求传导式的改革,推进实施“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制定课程标准,完善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学生能力提升为目标的课程评价机制,重点抓好合格课程、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学习者来源、知识技能基础和培养方向的多样性,制定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立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的对接认证机制。支持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和国际先进课程的引进,全面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以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为平台,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6. 强化创业教育,搭建创业平台

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探索招收具有创业潜质的学生的考试办法和入学制度,重点培养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者。聘请有创业成功经验的人才担任兼职创业指导教师。加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新院等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力度,与合作企业共建创业基金,吸引更多、更高层次的企业入驻,为师生实训实习、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允许学生进行休学创业,对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跟踪指导的激励约束机制。

7. 搭建 立交桥 ,完善职教体系

发挥学校在海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示范作用,探索构建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根据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质量要求建立与普通高中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机制。深入开展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的教学研究。推进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工程,贯彻落实《海南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及招生试点项目方案》,通过五年一贯制高职、中职与高职“3+2”分段培养、中职与高职“3+2”连续培养、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高职与普通本科“4+0”联合培养等形式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逐步扩大招收优秀在职技术技能人才的比例和企业定制化联合培养的比例,逐步探索建立教育—就业—再教育的“旋转门”机制。积极探索双元制本科教育。大力发展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高等继续教育,依托专业集群建设服务行业和企业的培训基地。

8. 改革招生制度,实行阳光招生

按照国家及海南省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积极探索有利于应用技术人才选拔的考试招生制度,分类制定面向不同生源的招生办法。制定专门的考核测试办法,将实际工作需要的技术技能测试作为选拔录取中、高等职业院校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和在职优秀技术人才的重要依据。考核测试办法报海南省教育厅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后实施。实施招生阳光工程,按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学校的招生计划、方案、过程、结果等,增加招生录取工作的透明度,确保招生录取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9. 强化能力建设,促进师资转型

调整教师结构,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逐步使专业课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通过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积极推进“双聘”制度,完善刚性与柔性并举的人才建设机制,结合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建设,实行“一人一策”等开放、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推行“客座教授”、“讲座教授”、“住校教授”制度,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优秀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或担任兼职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每年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和相关政府机构参加顶岗实践或者挂职锻炼。积极选派业务骨干出国、出境培训,提升教师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能力、应用研究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

 

10. 推进协同创新,搭建服务平台

改革科研评价制度,从以论文为导向到以产品为导向,加快先进技术的转移扩散和转化应用,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现实的生产力,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产业技术积累,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新技术转化应用,积极探索先进技术辐射扩散和产业化的途径。与中高职院校联动主动开展面向小微型企业的新技术推广和应用服务,使学校成为海南省旅游行业、IT服务外包业、通信行业、动漫产业、物流行业等领域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以应用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组织科学研究,广泛开展科技交流、技术推广、科技评估与鉴证、管理与技术咨询等科技服务。改革科研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建立以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完善由市场和用户广泛参与的开放评价机制。

      (四)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1. 加强组织领导

海南省和学校将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加强对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工作的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制定总体建设规划和分年度建设方案,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保障建设经费的落实。海南省成立“琼州学院有特色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领导小组”,由省教育厅长任组长,指导、支持并大力保障学校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学校成立“琼州学院有特色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负责人为成员,全面领导、统筹协调学校转型发展的整体设计、政策制定、督促检查等。学校成立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改革办公室,具体负责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日常工作。

2. 构建评价体系

推动教育、发改、财政、人社等省直职能部门根据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对办学定位的支撑度,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运行、质量及质量监控之间的吻合度,教学资源对教学水平的保障度,学生、社会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等“五个度”,建立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绩效考核与评价制度。发挥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在评估中的作用,建立第三方机构质量评价与认证的制度与机制,将评价结果作为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的主要依据,推动学校落实各项改革措施,确保转型取得实际效果。

3. 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政策宣传,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对创办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定位自信、发展自信和前景自信,进而增强推进转型改革的行动自觉,为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广泛动员各部门、专家学者和用人单位参与方案的设计和政策研究。组织新闻媒体及时宣传报道有关转型发展的事件和人物。

三、意见及建议

建议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和措施,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给予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更多的倾斜和支持,加快推动学校转型发展。一是进一步扩大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招生考试、专业设置、教师聘任等办学自主权。二是建立和完善高校分类管理制度,深化研究生教育分类改革,支持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点的申报与建设。三是建立应用技术型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对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实行分类评估。四是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分类拨款制度,根据办学成本对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不同专业设定不同拨款标准。五是加大招生计划调控力度,按照增量安排带动存量调整的原则,支持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符合产业规划、就业质量高和贡献力强的专业扩大招生。六是加大办学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深度推进省市共建琼州学院,并积极向部省市共建延伸。七是加大教师队伍建设调整的支持力度,将学校的应用技术型高水平师资培养纳入中央和地方各类人才支持项目。八是加大对校企合作技术应用创新的支持力度,支持琼州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九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应用技术型高校与国外同类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十是加强师范专业建设指导,加大对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改革的支持力度,推动学校师范教育专业与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的合作。十一是加大对学校转型发展的经费支持力度。十二是将学校列入国家试点高校。

 

总之,学校将以申请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为契机,主动适应新常态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抢抓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机遇,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努力创建一所“国际化、开放性、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应用技术品牌大学”。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罗毅)

中央媒体看海南:海南自贸试验区聚焦问题靶向发力
  夯实基础 补齐短板   ——海南自贸试验科技厅
直播 |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12月18日上午在京举科技厅
以创新驱动推进中国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
  高红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厅
刘赐贵:推动人工智能与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刘赐贵主持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