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献血大王”19年无偿献血 累计献血17万毫升

14.06.2016  20:02

  分享生命者,自有生命的荣光。无偿献血是一座城市高度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测量一座城市温情的体温表。

  在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这天,让我们向那些坚持多年的献血英雄致敬,向那些以一己之力默默奔跑在献血道路上的生命接力者致敬。

  他们的执着和坚持,温暖了一个个面临困境的生命;他们的坚守,传递着这个城市的最热情怀。

  是他们,让希望得以延续,是他们让一座城市的温暖恒在。

  他们来自社会各个基层,他们平凡、普通,可当他们踏上献血车伸出手臂时,他们又是那么无私。一滴血的旅程是从一颗心脏到另一个心脏;一袋热血的温度,暖热的是一个又一个面临困境的心灵。

  在生命面前,每一个无偿献血者都是生命的接力者。今天,我们挑选了4位无偿献血者,讲述他们与“”的故事,讲述他们与生命的故事。

   邢建新

   献血近10年

  “最热是鲜血,最善是救人”。这句印刻在几乎所有献血场地的标语,对于地贫家长邢建新来说有着特殊的含义。

  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种遗传性贫血疾病,由于遗传的基因缺陷致使血红蛋白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珠蛋白链合成缺如或不足所导致的贫血或病理状态。患儿只能通过长期输血才能维持生命。

  邢建新的女儿小名陆陆,从小孩确诊地贫后不久,便开始输血。因为无偿献血联系着女儿的生命,邢建新对“无偿献血、分享生命”的说法感触更深。

  正因为如此,邢建新自己也成了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

  “小孩两岁以前,我没献过血。”邢建新记得,最早是在1998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他在万绿园附近散步,看见献血车,出于好奇,邢建新走了上去。

  “你的腿上是什么?”护士看见邢建新腿上有一团团红色的斑疹。

  “这是荨麻疹,不碍事。”邢建新的回答护士并不满意,说等你好了再来献吧。“就这样,人生第一次跟献血扯上关系的时候,给错过了。”如今,回忆起这次经历,邢建新似乎还有些遗憾,“当时机缘未到。

  后来,女儿陆陆3岁时,在省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由于O型血紧张,陆陆无血可输,血红素下降厉害,脸色苍白。

  医生让邢建新去找“互助献血”。邢建新通过朋友联系到了一名志愿者,借到了一个献血证书。对方告诉他,“到血液中心,拿这个献血证就可以,他们会给你配血,就能救你的女儿了。

  可回来的路上,邢建新反复思量,“为什么我不能献血,去救自己的女儿呢?

  邢建新中途下车,走进了一间街头的献血车。

  护士问:“献多少?”邢建新答:“能献多少献多少。

  献完400毫升全血,邢建新领到了属于自己的献血证。护士递过来那个红色的小本时,邢建新更多的是感动,似乎拿到了女儿生命的保证,拿到了女儿的未来。

  回到医院,邢建新把属于自己的献血证交给了医生。

  “最热是献血。”邢建新说,“因为在我看来,每一次献血的行动都意味着拯救一个生命。

  从那以后,邢建新一直坚持献血近10年,最早是每半年献一次全血,后来是每三个月献一次。从去年开始,每个月邢建新都会去海南省血液中心献一次血小板。有时候,邢建新也会带着女儿陆陆一起去,他会告诉女儿:“爸爸献B型血,救的是别的叔叔阿姨,可别的叔叔阿姨则把你需要的O型血献给你。这不是交换,这是爱的传递。

[1]  [2]   [3]   [4]   [5]   [下一页]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