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的海南梦 来琼23年希望海南特色文化能走得更远

23.09.2014  17:25

      原标题:王建国的“海南梦”

      来琼23年︐希望海南特色文化能走得更远

      王建国今年55岁,出生于1959年10月,1991年来海南,至今有23年了。他是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哲学部主任、教授,一边在党校从事日常教学工作,一边专注研究海南文化,出版了《海南的文明走向》等多部著作。这些年来,海南的建设成就有目共睹,作为一名文化研究学者,王建国希望海南的特色文化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弘扬。

      树影婆娑,王建国在省委党校大院接受记者采访

      三次高考圆大学梦

      “我出生于1959年,月份是10月,但不是国庆节那天。”在省委党校的大院内,记者见到王建国时,他刚上完课走出教学楼。王建国介绍,他老家在江西省丰城市,家里三兄弟他最小。当时的农村,许多孩子上几年学就回家务农了。王建国凭借着自己的聪颖和努力,在父母的支持下,读到了高中,并在19岁那年参加了高考。“高考是1977年恢复的,第二年我就参加了,第一年考理科没考上,1979年又考了一次还没考上,1980年我改考文科,最后成绩还不错,考上了江西大学,就是现在的南昌大学。”大学期间,王建国学的是哲学,还当过班长。大学毕业后,他来到江西省委宣传部当干事,并担任过江西省委讲师团理论教员。

      1991年,32岁的王建国决定到海南这片新天地闯一闯。“当时听到了很多关于海南经济特区的消息,我想海南今后的发展肯定会很好,虽然全家人都反对,但我还是过来了。”王建国说,来到海口之后,他对这里的发展现状有一些失望。但现在看来,他对自己的决定并不后悔。“现在海南各方面都越来越好了,我在这边教书,又有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这里的空气阳光也很好。”王建国说,在海南工作23年,他越来越喜欢这里,每天早上,他都会打着赤脚在院子里跑步,有空的时候还和朋友打打乒乓球,日子过得简单开心。

      感叹“海南变化太大”

      说起海南这些年的变化,王建国感叹“简直太大了!”他还记得1991年自己坐火车从老家来海口的情景,“当时是先从江西坐火车到湛江,然后换乘汽车到徐闻,再从徐闻坐轮渡过海,火车开得很慢,路上就花了两三天。”王建国说,刚来那会,海口根本没有几座高楼,街上到处都是三轮车和摩的,看不到几辆汽车,由于供电紧张,除了一些重要部门,晚上居民小区都没有电。他到新港码头后,坐三轮车要去省委党校,当时还没有修红城湖路和龙昆南路,“三轮车师傅走错了路,把我拉到了琼山党校,我还多花了几块钱”。

      “以前海口只有海府路、大同路、海秀路这几条主干道路,蓝天路到国兴大道一带,还是原来的机场,每天飞机起降,我们在党校这里都能听到轰隆隆很大的响声。”王建国介绍,经过20多年的建设,海口路网拓展得更完善了,城区面积也大了很多,国贸兴旺起来,原来一片荒凉的海甸岛,现在也建设得很好了,滨海大道、国兴大道随处可见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衣食住行越来越方便。

      说着说着,王建国又想起了小时候。他上小学那会儿,家里穷得连书包都买不起,上一年级背的书包,还是母亲用旧衣服缝制而成的,“读书的时候,几乎没穿过新衣服,都是穿两个哥哥的旧衣服,跟现在小孩的生活条件真是没法比”。

      希望弘扬海南特色文化

      在省委党校工作,王建国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还潜心从事海南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有人认为海南是‘文化沙漠’,这肯定不对,海南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而且非常有特色、有个性。”记者了解到,到目前为止,王建国已经陆续出版了《海南发展大沉思》、《嬗变中的海南人》、《海南的文明走向》等多本专著。目前,他的新书《海南地域文化》也在筹备出版。“这本书介绍了海南的华侨文化、海洋文化、疍家文化、咖啡文化、贬官文化等57个门类。”他说。

      记者问,国庆节快到了,作为一个文化学者,最希望海南有什么样的变化。王建国告诉记者,他也有个“海南梦”,“文化要发展,需要有好的政策引导,希望海南进一步完善文化人才的引进政策,进一步发展壮大文化产业,让海南特色文化走出去,让大家认识海南、爱上海南”。      记者罗安明文/图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