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创5年单日最大跌幅 谁是暴跌元凶

10.12.2014  13:11

  12月9日大盘巨震,午后跳水加速,上证综指最终暴跌5.43%,创五年多来最大单日跌幅。当天收市后,机构群内转发的一份沪深资金净变动表显示,机构减持617.89亿元、大户减持227.34亿元、中户加仓276.22亿元,散户加仓569.01亿元。

  而回顾暴跌之前的走势,沪指在短短十几个交易日内已经上涨了500多点,急速上涨后究竟是何原因引发5%的暴跌呢?本文将从市场资金面、政策面等因素探寻12月9日A股暴跌谜底。

  杠杠被警示 】A股暴跌真凶:黑天鹅引爆高杠杆恐慌

  【两融遭踩刹车】 监管部门严厉警示两融业务 风险管理新规年底出台

  IPO再度来袭 】A股站上3000点 监管层欲提速IPO发行

  外资天量出逃 】A股强势攀高 外资现天量退潮

  技术面回调 】技术面回调

  一、 A股暴跌真凶:黑天鹅引爆高杠杆恐慌

  3000点的股市让人心惊胆战,稍有风吹草动便恐慌退缩。

  虽然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证登)极力否认债市新规会对股市不利,但昨日(12月9日)午后以券商、银行、保险为代表的权重股大跳水,使沪指暴跌5.43%或163.99点,创5年多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收于2856.27点,两市成交额也创出12665亿元的新天量。

  不过从根本上来看,债市黑天鹅只是股市下跌的导火索——近期涨幅巨大后的筹码回吐才是主要原因,而目前市场过高的杠杆率也加速了回吐的速度。随着债市“黑天鹅”叠加券商提高融资保证金,政策指导去杠杆化给股市上涨带来的风险也正在上升。

  昨日,以券商股为代表的权重板块在连续上涨后迎来首次大跌,不过由于资金介入较深,大盘股行情或还将反复。但随着沪指第四次在盘中出现大跳水,高位震荡或将替代单边上涨。

  A股再破两纪录

  12月8日,中证登在其官网上发布了《关于加强企业债券回购风险管理相关措施的通知》,大幅收紧企业债券质押回购融资门槛。虽然中证登就债市新规表示,本次通知针对新增入库的控制不会对市场造成重大实质性影响;由于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相对隔离,股票市场应不会因此受到重大影响。但该通知一出,不少分析人士还是发文提醒,部分重仓城投债的机构可能会出现爆仓风险,而股市也或将在机构资金回补债市的情况下出现抽血下跌。

  果不其然,在债市黑天鹅的影响下,昨日不少债券品种,特别是地方债品种出现大幅下跌,且创出了上市以来的最大跌幅。比如13临国资(124263)(临沧市)下跌11.05%,12惠国投(124329)(惠安县)下跌9.52% ,14宣国资(124621)(宣城市)下跌7.58%。

  相比债券市场,股市昨日更经历了惊心动魄的过山车式走势。

  早盘指数大幅低开,在券商股的带领下,金融等权重板块低开高走,再次展现出资金推动型牛市。午后开盘不久,大多数券商股都已经出现涨停。而随着“两桶油”在午后的拉升,沪指再次大涨70点,创出3091.32点阶段新高。

  然而,13点22分之后,市场却突然迎来了持续跳水。随着招商证券(600999,SH)等券商股打开涨停,指数犹如泼水般“直线”下跌。截至收盘,山西证券(002500,SZ)、国海证券(000750,SZ)等4只券商股跌停,中国太保(601601,SH)、中国人寿(601628,SH)两只保险股跌停,而16只银行股全部大幅下跌,平均跌幅高达8.88%。

  在权重股的大幅杀跌下,沪指收盘暴跌5.43%或163.99点,创出5年多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而深成指从盘中最大涨幅近5%到下跌逾4%,中小板、创业板指数也均下跌近4%。

  值得注意的是,单日最大跌幅纪录被刷新,A股市场的成交纪录也再次被打破。昨日,沪市成交7934亿元,深市成交4731亿元,两市合计成交12665亿元,刷新了12月5日10740亿元的纪录,再创历史天量。

  去杠杆化趋势明显

  由于金融股早盘延续强势,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债市黑天鹅只是导致昨日下跌的导火索而已,关键还是前期权重股的大幅上涨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大跌只是获利了结因素使然。

  不过,这次债市新规被市场解读为具有一种导向意义,那就是新一轮去杠杆化。

  根据公开数据和媒体报道,本轮大牛市的一大特点是融资融券、伞形信托等杠杆化资金大幅入市。这一点从不断攀升的融资余额可见一斑。截至12月8日,两市融资余额高达9080亿元,其中中信证券、中国平安(601318,SH)、兴业银行(601166,SH)、浦发银行(600000,SH)等4家上市公司的融资余额均超过百亿元。而除此之外,不少公司融资余额占自由流通市值比例已经很高。有统计显示,融资余额占自由流通市值比例超过20%的公司已经达到了26家,超过10%不足20%的公司有443家,二者加总超过了融资标的总数的50%。

  近段时间,多家券商明确提高了信用账户融资保证金比例。12月8日,中信证券将信用账户融资保证金比例由0.6上调至0.7;方正证券(601901,SH)将信用账户融资保证金比例由此前的0.5~0.55统一调高至0.6;中信建投证券将不再执行0.6以下的融资保证金比例,最高比例已提升至0.7。显然,随着成交额不断创出新高,券商也看到了其中的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一次监管层去杠杆化举措曾导致市场暴跌,这或许是市场谈杠杆化色变的主要原因。

  20013年6月,央行“放任”银行间市场利率的飙升的行为就是典型的去杠杆化,只不过当时针对的是影子银行风险。如今,监管层对信用融资的杠杆化风险和债券市场风险的收紧,对债市和股市的影响不容小觑。

  中原证券研究所所长袁绪亚指出,新政明显利空债市,代表监管层的一种去杠杆化的动向,投资者担忧股市也会有去杠杆化方面的政策跟进,这是引起尾盘大跌的一个重要原因。

  市场分歧加大引震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昨日券商股大幅跳水之际,不少资金还在“抄底”券商股。比如中信证券在盘中下跌5%的情况下,收盘时拉高至涨幅4%。由此可见,场外资金依旧看好券商股行情。

  不过,从涨停到大幅下跌,昨日不少券商股的振幅达到了20%。统计显示,昨日券商股总成交额高达1932亿元,除去上涨的4家券商股,昨日大概有1000亿元买入券商股的资金被套,且不少资金被套幅度超过10%。

  有分析人士指出,当前的行情与2006年5月行情极为相像。

  首先,2006年5月那波行情也是突破前期高点的加速上涨;其次,当时7个交易日指数涨了约18%,但一半的股票跑输大盘;再者,当时量能也是大幅攀升,从此前70亿元放到追高530亿元;最后,2006年5月11日,5月16日曾出现两次大盘大幅冲高回落,和这两天的走势很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12月份算起,当前行情已经出现过4次盘中大幅跳水。即12月1日的午后跳水,12月3日中午左右的跳水,12月5日的早盘跳水,以及昨日的尾盘跳水。只不过,前几次跳水后指数都又收了回来,并站在了5日线上方,而昨日的跳水后,指数跌破5日均线。

  “券商股是本轮行情的龙头,如果10日不能阳包阴,后市行情将会进入高位震荡。”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由于指数已经多次在盘中出现大幅跳水,这表明市场分歧越来越大,昨日的下跌应该是指数短期内结束单边上涨的信号。不过从整体来看,由于场内资金介入较深以及场外资金依旧活跃,以券商为代表的权重板块并不会很快出现连续大跌,他们将带领指数围绕着2900点左右宽幅震荡,箱体下轨在2780点一线,上轨在3090点一线。

  该私募认为,由于不少小盘股、题材股在大盘上涨阶段已经大幅调整,随着指数横盘整理,小盘股有望开始活跃。

  二、监管部门严厉警示两融业务风险 管理新规年底出台

  证券时报记者桂衍民

  两融业务将会受到更严格的约束——券商违规办理两融开户、违规提高融资额度将被重罚,这是昨日某地证监局专项会议上传递出来的信息,亦是监管部门对两融业务发出的最新风险警示。

  警示业务风险

  昨日下午,内地某证监局召集辖区证券经营机构,就两融风险召开风险提示会议。据悉,这次会议召集的主要是证券经营机构两融业务负责人和风控负责人。

  与会者透露,该地证监局对当前快速上涨的市场风险表示忧虑,尤其担忧快速上涨之后的急跌风险。

  “监管部门人士认为,持续不断上涨还好,一旦股市上涨后出现急跌,券商两融业务将面临极大的风险。”一位与会者表示,也正因此,监管部门在整个下午的会议中一直在强调风险,要求各家证券经营机构务必严格控制各自的风险。

  有证券公司人士透露,早在上周,随着股市交易火爆引发两融余额剧增,已有监管部门人士表达了担忧,从而引发多家证券公司纷纷上调融资担保保证金比例,0.5的融资保证金比例几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0.6~0.7的比例。

  除了两融可能引发的市场风险外,昨日的专项风险会议还对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提出了警示。该地证监局有关人士认为,最近证券公司将流动资金调集到两融业务上,导致其他业务流动性出现偏离,如果市场风向骤变,极易引发券商流动性风险。

  据悉,随着股市交易火爆,投资者纷纷进行融资买入,几乎所有券商都在调集流动性补充和增加两融临时额度,甚至还有证券公司转让融资融券业务债权收益权,进而补充流动性。

  违规操作将重罚

  “监管部门在会议上还表达了一个风向,对于两融违规操作的公司将给予重罚。”与会的另一家券商人士说。

  在会议上,监管部门人士还特别提到了前不久某券商违规给投资者开立两融信用账户一事。“有的投资者股票开户没满半年,不符合开立两融账户条件,但券商给开了。”一位与会人士说,监管部门人士表示,上述违规给予警告和谈话处罚,以后对此类违规行为的处罚肯定会加重。

  “监管部门希望证券公司认真做好各自的本业,别只想着赚两融这类风险极大的快钱。”上述与会者预测,随着市场的变化,监管部门后续可能会严格监控各家证券公司两融业务,一旦发现违规,极有可能会重罚,这必然引发各券商今后更严格地对待融资买入。

  根据沪深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截至12月5日,融资融券余额8882.47亿元。其中,融资买入余额为8811.0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A股站上3000点监管层欲提速IPO发行

  12月8日,上证指数单日再次大涨2.81%,收盘成功站上3000点,虽然与上一个交易日破万亿的交易量相比,当日的交易量有略微收窄,但近万亿的交易额依然在宣示着A股市场势不可挡的热度。据悉,12月5日下午,数家拟IPO已过会企业临时接到来自监管层的紧急通知,要求其立即按照有关发行的要求申报相关补充材料,尽快完成IPO发行封卷,以做好随时领取发行批文的准备。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一位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透露,随着市场的火爆,监管层意欲借此行情提速IPO发行,“如果不出意外,新的一批IPO批文或将在近期下发。

  对此,上海一家私募公司负责人士表示,目前股市的连番火爆已经到了几乎疯狂的局面,监管层在此时提速IPO发行可以说是顺利成章,一来可以暂时缓解目前的非理性暴涨,二来则可以解决IPO发行之困扰。

  证监会主席肖钢此前表态,从今年6月份到年底,计划发行上市新股100家左右。统计显示,自今年6月到如今,共有六批批文下发,共计发行约66家。

  A股强势攀高外资现天量退潮

  上证指数昨日一举突破三千点大关,A股的狂欢盛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然而外资却逆势而行,流出量创下2008年1月以来新高。这种背离缘何而来?

  上证指数昨日(12月8日)收盘报3020.26点,较上个交易日涨幅2.81%,而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却延续加速退潮之势。12月3日当周,录得22.81亿美元资金净流出,创下2008年1月以来的新高。改革周期的中国经济呈现放缓之势,股市的逆势暴涨引发海外投资者担忧,加之中国央行降息导致中美息差收窄,人民币资产吸引力降低,人民币贬值和A股快速上涨给全球资金带来获利了结动机,促成了外资流出。

  外资单周净流出创七年新高

  根据资金流向监测机构新兴市场基金研究公司(EPFR)数据,11月27日至12月3日期间,全球资金流出中国股票的趋势在加速扩大,12月3日当周,录得22.81亿美元资金净流出,创下2008年1月以来的新高。同时,资金还加速流出中国股票ETF。

  具体来看,上周流出中国股票的资金为22.81亿美元,前一周的流出量为7.64亿美元,而此前四周流出的均值为6.67亿美元。中国股票ETF的资金流出量达到21.93亿美元,较此前一周流出量7.64亿美元增加14.29亿美元。流入中国债券资金环比回升,当周录得0.32亿美元净流入,上周为流入0.25亿美元。

  上述流入中国股票的资金主要包括:QFII、RQFII等外资以及中国股票ETF投资于A股、B股、海外上市中概股的资金。

  分析师指出,A股此轮上涨缺乏坚实基本面支撑,更多体现的是投资者单边上涨的预期情绪和杠杆作用,这对于谨慎的海外机构投资者而言是一大阻力,也对持续上涨的前景打了一个大问号。

  申银万国研报认为,央行降息导致中美息差收窄,人民币资产吸引力降低,人民币贬值和A股快速上涨给全球资金带来获利了结动机,促成了外资流出。

  由于中国央行意外降息引发的人民币贬值预期、美国近期交出的“最强劲”就业报告,多方因素加速了外资回流。12月3日当周人民币即期汇率和人民币中间价快速贬值,人民币即期汇率收盘于6.1500,周度跌幅为0.18%。人民币中间价收盘于6.1376,周度跌幅为0.04%。

  相反,美元持续上攻,盘中一度冲高至89.516,创五年新高。美国在11月更是录得自2012年1月最高的非农人口增长,加剧了市场对于美联储提前加息的预期,助长外资回流压力。美国劳工部(DOL)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32.1万人,远高于预期的增加23万人,且久不见涨的薪资也小幅上升,可称得上5年经济衰退以来“最强非农”。

  市场预计,美联储在12月16~17日举行的议息会议上可能会出现措辞转向,零利率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描述或被剔除,而该措辞一旦去除,也将成为美联储开启首轮加息的最强暗示。

  A股中期风险仍存

  “A股市场预计短期仍然活跃,中期风险仍然较大,股票配置上,经济在下行阶段,很难从需求扩张和盈利角度进行配置(今年以来风险指数中,亏损股表现最好)。”某证券机构首席策略分析师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该分析师指出,大类资产配置上,建议配置固定收益类(需求和通胀受抑制等因素),商品仍然看空(美元走强和需求等因素)。

  中国证监会12月5日警告称,投资者入市必须考虑风险。之前,投资者的买入热情推动上证综指过去一个月大涨21%,在彭博跟踪的93个全球股指中涨幅最大。

  就经济数据额方面,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称,最新发布的中国外贸数据并不理想,今年全年7.5%的增速目标恐难实现,值得关注。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陈雨露表示,中国2015年GDP增速可能为7.1%。

  中国海关总署12月8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2.2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3%。从今年前11个月的数据来看,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了2.2%。更有专家预测,12月中国外贸进出口仍将维持现有水平,全年增长7.5%的目标恐难实现。

  外贸是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历来被视作中国经济的晴雨表。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中国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4.9%;进口0.97万亿元,下降6.5%;贸易顺差扩大60%。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分析说,11月进口出现负增长,顺差进一步扩大,揭示了国内需求疲软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国内需求疲软,揭示了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另外一个原因与11月人民币汇率走势有关,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原油出现大幅下跌,带动大宗商品价格往下走,我们每年进口大量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也是进口下降的原因。”(第一财经日报) 

  五、技术面回调

  在11月21日央行降息后的两周,沪深股指累计涨幅分别达到18.13%和20.82%。本周一A股再度暴涨,沪指涨逾2%上破3000点高位。

  连续半个月的“疯牛”行情,主要由券商板块带动,没有像样的回调,没有像样的板块轮动,再考虑到目前疲弱的经济基本面,A股持续飙涨着实令人费解。

  新京报援引多位市场人士的评论称,与2006年大牛市相比,目前A股严重高估。英国《金融时报》也亮出了“中国股市奔向泡沫区域”的标题,警告中国散户无视数据体现的实体经济加剧下滑风险。

  果不其然,疯狂的上涨之后,是更加疯狂的暴跌。与其将暴跌归咎于某个导火索,不如说是人们的贪婪早就为这一切埋下了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