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950年前琼州金融 日军占领海南时军用手票曝光

17.11.2014  12:12

      原标题:1950年前的琼州金融

      侨汇开启琼州国际金融之窗

      1928年,华侨黄振全从新加坡寄给文昌大宛村云大洋的侨批。

      “文革”时期,盖有“毛主席语录”和“侨汇政策”的侨批封。

      海口市中山路老街上曾挤有许多家侨批局。海南日报记者李幸璜摄

      如果海南近代金融史从1858年琼州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清政府与英法签订不平等《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算起,银行在海南的出现却慢了好几拍,直到民国三年(1914年)中国银行在海口设分行,琼崖才有了第一家银行,至今年恰好一百年。

      回溯百年琼州金融史,大约可分为解放前,解放后至建省前,以及建省后三个阶段。本期海南周刊聚焦了第一个阶段,当时的琼州金融业夹在“水客”包裹的信件里,流通在五花八门钱币上,林立于中外金融机构招牌下,以及通货膨胀的恐惧中。

      也许只是开了一家小小的海南鸡饭店,也许一年四季码头上做苦力,也许在“红毛”(欧籍人士的俗称)家里当一名管家……百年前,琼籍华侨无论在他乡谋何种营生,寄回托人捎回家乡的信件里大意都是“父母兄弟安康否?我生活得很好……附上光银××元……”

      侨汇就这样,从华侨们微薄的收入中节省下来,通过侨批方式流入海南,支撑起侨乡的经济,带动本岛资金的融通,并发展成为庞大的侨资侨汇产业。

      最早侨汇业务员“水客”

      “水客”是一门职业。这门职业在明清以后随着海南人大量远涉重洋到异国他乡谋生而变得不可或缺,但却不是谁都能从事。

      “‘水客’一般由较为忠厚并有威信、懂得点武术的人担任。”原海口市宗教事务局局长易春研究认为,他们将侨胞托带的款,就地购买的物资运回海南销售后,将款解付给侨胞眷属;返侨居地时,则随带家乡土产品到侨居地销售,从中谋取利润。

      “有威信”是对金融业“诚信”的本质要求,而“懂武术”则说明架设在华侨家乡与侨居地之间的渠道充满风险。

      当然“水客”后来还有别的称呼,如叫“侨批员”、“派批员”、“批客”或“批脚”。他们奔走在中国东南沿海和南洋区域,三五年往返一次,凭其对两地及沿途情况的了解,充当引领、介绍新移民的角色。如光绪年间有四名著名海南“水客”,张云吉、张运显、庄家就(文昌县人)、陈寿卿(定安县人),他们就往来于海南岛和暹逻(泰国)、星加坡(新加坡)之间。

      易春在《海口私营侨批业的产生与变化》一文中描写这四名“水客”的业务范围,“以通汇生意行商,在侨居地利用侨汇购买大米、棉花等货物,运回国内市场销售后解付给侨眷;回侨居地时组织海南土特产如葵扇、琼剧剧本到侨居地出卖”。

      由此可知,“水客”带华侨给侨眷的款项,受制于汇兑、路途安危,不如换成实物,一来解决了币种兑换问题,二来还可以将这笔旅途闲置资金利用起来。

      然而侨居的人数在不断增多,侨汇业务也日益增加,“水客”作为私营侨批业的最初形式,其流动经营的形式渐渐不适应解付侨汇的需要。于是,在国内外侨胞、侨眷较为集中的市、镇开始对口设立接收、解付侨汇的固定机构,定点挂出牌号,经营侨汇业务。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 下一页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