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不少平价商店被指背离初衷 平价惠民谁知是真是假

06.02.2015  20:23

      原标题:平价惠民?谁知是真是假!

      海口不少平价商店被指背离初衷未能发挥平价作用

      选择平价店不为便宜为方便补贴平价店不如补贴给市民

      近几年,街头巷尾出现了不少平价店,虽然店内的某些商品的确价格实惠,但实际上,招来买家的原因却与平价店的初衷小有出入,不少市民不是朝着平价店的价平,而是看好它方便。

      据了解,平价店内的某些蔬菜确实比其他市场便宜,记者在一家平价店内看到,除了经营了一些新鲜的菜、蛋、肉等外,还有米、油、调味料等品种,价格低于市场价格5%—15%。但平价店对很多市民而言,似乎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市民顾小姐表示,小区旁就有一家平价店,但是去平价店购物从不是因为他的价格有多便宜,更多的时候,是看好它方便、省事。“忙了一天,下班就不想再走很远去买菜,索性到楼下买些简单的肉丸、青菜,十分便捷。”

      正在海甸岛一家平价店内挑选白菜的方先生也表示,不会一直锁定平价店,有时候是碰巧需要,就来买一些,“平价店里的蔬菜虽然数量有限,但是蔬菜的品种却很多,还有肉类,回家晚了去买一些,的确很方便。像今天,觉得菜还很新鲜就买一些回家,省的再走。”

      记者了解发现,平价店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产销对接尚不完善,在现有的平价商店(专区)中,仍有部分平价商店(专区)的蔬菜从外地批发进入,进货价格高;有的平价商店(专区)的蔬菜虽然有本地基地对接,但是品种少,蔬菜供应量不足。

      其次是扶持力度不够,目前海南省对平价商店的扶持多为一次性补助15万元,缺乏后续扶持,而水电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也难以落实,导致一些平价店难以为继。再次宣传力度有待加强。由于大多数市民对平价商店(专区)仍然缺乏了解,而一些平价店的蔬菜品种也较少,仍然选择传统市场或者超市购买蔬菜。这样不仅市民得不到实惠,也会导致一些平价商店(专区)缺乏足够的客流量,导致经营困难。

      网友“今纶”认为,平价店的诞生与推行,本来就是一个违反市场规律的产物。政府补贴“菜篮子”平价店看起来很美,可是进店购买的不止穷人,可能还有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工薪族补贴了富人的情况是实际存在的。因此,这样的店开得越多,纳税人损失就越大。而且对于那些没有享受政府补贴的商铺来说,这样野蛮的有“背景”的竞争者的出现完全就是一场灾难。

      正因为平价店无法在购买者的收入阶层上做严格限制和区分,所以,我们看到相当一部分商品的价格和非平价店没有区别,有的甚至略高。也就是说,这部分平价店自觉不自觉地向市场靠拢,市场可以接受什么价格,他们就标出什么价格,完全无视政府的“美好愿望”。

      平价店在当今社会有没有存在的空间?当然有。这样的店在成本控制上极其严格,即使没有政府补贴,它们也可以做到优质低价。而且会由此引发“马太效应”,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源加入其中,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通过整合,将成本控制做到极致。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在交通和信息发达的现代城市,那些屈指可数的平价店,必然吸引众人抢购,最终只能满足少数人。当平价店经营者的道德还处于“平价水平”时,他们或者“近水楼台先得月”,或者变着法子抬价,真正需要平价的消费者反而购买不到平价商品,这反而增加了不公平。因此,与其补贴平价店,不如直接补贴那些需要平价的市民。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