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群众性 常态化 制度化 品牌化 海南精神文明建取得明显成效

27.08.2014  00:44
海南网台消息(海南新闻联播)     
        近年来紧抓精神文明建设的群众性、常态化、制度化、品牌化,党政群各部门、社会各阶层、各社会经济组织发挥积极性、创造性,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到各部门行业工作中,各展所长,优势互补,使得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在省国税局纳税服务呼叫中心,12366热线工作人员正在解答市民咨询、解决市民的投诉。 
        作为全国文明单位,省国税局不断丰富文明创建内容和形式,以纳税人的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纳税服务;创新税收管理体制机制、保障税收执法规范。
        同期声:海南省国税局局长  林明鹊
(我们把国税工作跟文明创建活动和我们税收管理职能紧密结合起来,贯穿到我们税收所有的业务之中。)
        此外,省地税、农信社、电网等行业系统也积极推进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以“文明创建活动平台”为抓手,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入常态化轨道。
        构筑海南道德高地,打造海南国际旅游岛最具吸引力的金字招牌,是近年来海南精神文明建设的另一项重点工作。
        60年代的雷锋写日记,21世纪的雷锋写微博。在海南的微博圈子,“海口雷锋”悄然走红。他是海南省第二届道德模范人物、海口DC电脑城总经理助理刘育峰,10多年来,每天八小时的工作外,他都在做着一份不计报酬的工作。从大到治病按摩,小到修电脑、买电脑、开车接送人等,刘育峰几乎有求必应,为了方便大家,刘育峰还在自己办公室门口贴上了“海口雷锋办公室”。
            同期声:海南省第二届道德模范  刘育峰
(隔三差五就有市民、学生来上门、来求助我,  很多人一问,雷锋办公室在哪里呀,特别是阿公阿婆,这样一找上门来就方便了。) 
          有困难,找“海口雷锋”,渐渐地成为了一个品牌,“海口雷锋”也成了公益事业的代名词。在刘育峰的带动下,10多名志愿者成立了“海口雷锋班”,帮助别人,传递爱心。
        “最美母亲”苏金兰、符霞,“最美妻子”利友香,“最美教师”陈启贤,“最美基层干部”吴春忠等等,他们来自海南各行各业,却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向社会展现了崇高的道德风貌,是海南精神文明的代表,也成功打响了“最美海南人”道德建设品牌。
        此外,海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也亮点纷呈:  截至今年6月,全省累计创建文明生态村15065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64.6%;“海南文明大行动”持续推进,成为提升城乡文明程度的重要抓手;开展“未成年人道德讲坛”等主题讲座,  也开拓了海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局面。
 
(文字编辑:陈芊亦  视频编辑:王昌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