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吉阳区拨付近30万元抗旱经费 帮解“燃眉之急”

14.04.2015  00:09

      眼下正是稻谷包浆的关键时节,但三亚持续晴热高温,导致全市出现不同程度干旱,吉阳区罗蓬村、红花村等稻田大面积干裂,让人忧心如焚。4月13日,南海网记者从三亚市吉阳区获悉,该区已给各村拨付近30万元抗旱经费,帮助老百姓解“燃眉之急”。

      13日上午,吉阳区政府杨鸿钧、林尤回副区长带领区农林局、民政局负责人,冒着炎热酷暑深入罗蓬、红花等村庄实地调研旱情,指导抗旱救灾工作。每到一处,他们都深入田间地头,仔细查看稻田、水源点,了解灾情和抗旱救灾工作情况。同时,还现场查看了草蓬水库及电排灌站机房、水泵等设备,指导各村要充分利用好水源,全力投入抗旱救灾。

      调查中,林尤回对各村负责人说,要有抗长旱、抗大旱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用水要统一调度,开源节流,全力以赴打好抗旱救灾的硬仗,确保群众生产生活不受大的影响;要充分发挥抽水设备在抗旱中的提水保灌作用;要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切实帮助老百姓解决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时值水稻包浆关键时期,缺水将造成水田大面积减产或绝产,为应对干旱,三亚吉阳区正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旱情。据了解,吉阳区海洋水务局已采取拨付抗旱经费、协调抽水设备等抗旱措施,尽量保证水田的用水需要,已拨付给博后村10万元,帮助解决人畜饮水,给大茅、中廖、罗蓬、红花等7个村委会共拨付8.5万元抗旱燃油补助。

      此外,对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也采取了相应措施。有浇灌条件的地块尽量浇灌,并向南丁村调运一台抽水机用于农田灌溉。在农村饮水方面,已拨付给博后村10万元,帮助解决人畜饮水,积极协调中法供水公司、天涯供水公司和市水务局等部门做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主管全线的贯通工作,尽全力保证博后、田独等6个村委会村民能够早日用上清洁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