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危机以债养债越弄越糟

24.07.2015  17:27

  中新网7月24日电 香港《文汇报》24日文章分析,由于希腊债务问题,不少人指欧元将面临解体危机。分析指,希腊现在负债累累,在新协议中,国际债权人要借更多钱给希腊纾困。但以债养债,债务危机迟早又爆发。

  文章摘编如下:

  自1999年欧元面世以来,西方大国及国际英语权威传媒,对欧元的前景一直冷嘲热讽,绝不看好。欧元是世界第二大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扮演的角色越见重要,严重威胁到美元的霸主地位。再者,欧盟现时拥有27个成员国,要是能在政治及经济上成功融合,就如一个超级大国,可与美国匹敌。

  英国虽是欧盟成员国,但没有使用欧元,因为它与美国、加拿大等英语国家有特殊的政经关系,在一些地方与欧盟的利益不一致,在欧盟中扮演的角色是美国的“木马”(木马屠城记的“木马”),以制衡共同的潜在竞争对手。英国拟于2017年举行公投,决定是否继续留在欧盟,可见该国并非欧盟的忠实“拥趸”。

  关于希腊债务问题,以下几点值得讨论。有报道指,2010年,得到大行高盛教路,希腊政府伪造假账,隐瞒巨额财政赤字,同时趁着全球超低息环境大量借贷。虽然政府负债日益严重,公务员的福利依然优厚,后者在55岁退休,退休后每月可获得以往薪水约六成作为退休金,可见希腊政府的经济负担十分沉重。

  据悉,希腊一些机构每天只办公4、5小时,放工后喜欢摆“龙门阵”,喝咖啡、饮红酒,生活相当悠闲。相反,德国人退休年龄比希腊迟十年,近年政府还倡议把退休年龄延迟两年,因此很多德国人对援助希腊感到甚为不满。

  奇怪的是,希腊原有的债务合约和紧缩条款,是当年借贷时与债权国达成的共识,理应遵守。如今希腊面临烂债,却比债主还要理直气壮,行政机关推说此等条款要国会投票才算合法,实际上借意否决纾困方案,让希腊可以重回谈判桌,向国际债权人争取更好的纾困条件。先例一开,要是其他第三世界穷国遇到财困时群起效尤,西方国家会十分头痛。

  希腊现在负债累累,在新协议中,国际债权人要借更多钱给希腊纾困。但以债养债,债务危机迟早又爆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亦预期,国际债权人迟早要“削发”,预期它们最终只能收回约五至六成贷款。若果真“削发”,欧洲央行及出资最大的德国银行面临重大亏蚀,它们不会愿意撇这笔账。

  希腊的债权国,大部分是比较富裕的西方国家。熟知历史及留意时事的人都知道,以前第三世界国家出现严重坏账时,此等债权国会采取多种行动作为惩罚,包括实施经济制裁,冻结其海外资产等。

  若将来希债危机果真爆发,此等国家会否用同样手法对待希腊?倘若因为希腊是同种及同文化而用不同手段对待,岂不是厚此薄彼,持有双重标准看事物?明眼人一看便知,且看将来事情如何发展了。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