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等15市县村邮站建成 村民家门口可买机票

28.10.2014  11:30

定安县定城镇山椒村邮站 。曾传东 摄
村民领取包裹。曾传东 摄
村民缴电费。曾传东 摄

  在定安县山椒村,一间约20平米的房间里,村民缴电费、充话费、取款、订报、买机票……犹如在家门口“悠哉”办事一样,这就是村邮站。类似这样的村邮站,如今已经成为海南农村一道亮丽风景线。2014年内,全省将建设村邮站1708个,截至9月底,已建成村邮站1651个,其中海口、三亚、儋州等15个市县村邮站已基本建成。这些深植于全省行政村的村邮站,将成为海南民生大驿站。

   村邮站搅热乡村生活

  10月25日,商报记者走进定安县定城镇山椒村邮站,淡绿色的“农家书屋+海南村邮站”招牌格外醒目,一间约20平米的村邮站办公室,配备办公桌椅,电脑,POS机,书架。房间干净整洁,2000多本图书分类摆放在书架上,旁边的搁架挂着报刊。

  村邮站配备一名村邮员,“我是本地人,对村里情况很熟悉,能选上村邮员,我觉得挺高兴。”村邮员说,她主要打理村邮站,帮助村民办理业务,把当天的报纸、邮件等货物,挨家挨户地送到家门。据了解,村邮员是公益性岗位属性,每人每月补贴标准为600元,每个村邮站每月250元的费用补贴,用于摩托车油料补助、村邮站水电费、各类邮政业务单式等用品。

  “该村邮站服务功能非常多,其中,村民‘足不出村’就能缴电费、充话费、订报、网购、买机票,还可以代收寄信件、助农取款、邮乐代购。”定安县邮政局主任程范冰告诉记者,该村邮站服务18个村民小组,共1009户,人口3721人,建成以来,截至10月23日,交易641笔,金额达52441元。

   村民在家门口缴电费

  记者正在采访时,村民梁振彬前来缴电费。“你帮我查看这个月的用电量,我现在要缴电费。”梁振彬说道。“好咧,您稍等一会,马上帮你查询信息。”村邮员回应,同时打开电脑缴费软件。片刻的功夫,缴费办结。

  梁振彬原是定城镇山椒小学校长,如今已退休,以前,缴电费是他头疼之事,需要乘车到定城镇办理,路程大概3至4公里,不但耽搁半天时间,有时候还要排队,特别麻烦,如今,村里有了村邮站,距离他家百米左右,缴电费就像在家门口办事一样,方便又轻松。梁振彬说,现在每个月的电费,以及家人的手机话费,都在村邮站办理。

  梁振彬说,一直以来,自己习惯阅读报纸杂志,尤其是涉及教育知识之类的刊物,但退休后居住在农村,当天的报纸难以如期到达村庄,新闻往往变成旧闻,这让人很闹心。如今,情况不同了,自己通过村邮站订了3份报纸,村邮员每天都可以将报纸送到家里,一般在中午之前,就可以看到当天的报纸,这是一件让他非常高兴的事情。

   快递下乡包裹送上门

  当日上午,记者还来到海口市城西镇大洋村邮站,前来领取包裹的玉阿姨告诉记者,她的女儿在海口市区某酒店工作,前几天女儿网购衣服,包裹寄到村邮站。“村邮站距离我家也不远,领取包裹很方便。”玉阿姨说,以前,女儿在网上购物,包裹只能寄到其工作的地点,等到下班时间亲自去领取,相比之下,建设村邮站真好。

  村邮员吴淑雄告诉记者,今年4月份,该村邮站正式开通,截至目前,包括报纸等货物在内共送了1000多份。“大洋村委会共3个自然村,以前,只有大学录取通知书才亲自送到家门,其他的货物在村里遇上户主后通知领取。”吴淑雄说,如今有了村邮站,货物可以送到每家每户,村民也可以亲自过来领取。

  海南综通快递公司经理朱玉国告诉记者,以前村民网购,快递只能送到海口府城地区,村民前往府城自己领取包裹,因为不熟悉城区街道,村民抱怨甚至恼火,声称自己网购,选择快递送货上门,怎么还要老远的跑过来领取。现在,包裹送上家门,村民很乐意。

   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据了解,2014年“建设村邮站1708个”被列为海南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十大事项之一,省财政厅审批下达了2014年村邮站建设及村邮员补助资金2084.4万元,其中建设资金1366.4万元、村邮员工作补助资金718万元。同时,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邮政管理局等部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全力以赴推进村邮站建设。截至9月底,全省已建成村邮站1651个,完成建设任务96.7%,其中海口、三亚、儋州等15个市县村邮站已基本建成。

  省邮政管理局吴铁砚局长表示,村邮站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今已成为海南农村”村中一景“,打破了投递“最后一公里”难题。建设村邮站是邮政服务“三农”的新起点,一定要建好、管好、用好,在保障农村通邮、用邮安全便利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服务范畴,以更多便民利民服务,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邮政改革发展成果。同时,构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配送平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将村邮站打造成为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三位一体的农村综合服务平台。(曾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