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7市县开展分级诊疗试点 乡镇卫生院能治大病

17.04.2016  10:17

  乐东黎族自治县冲坡镇村民颜先生没想到,以前只能去大医院解决的大病在家门口的卫生院治好了!颜先生的“想不到”,得益于海南省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记者从昨天在乐东召开的全省基层卫生暨新农合工作会议上获悉,在不少地方患者纷纷涌向大医院的背景下,乐东出现患者回流就近看病现象,乡镇卫生院3年间就诊人数增长80%。

  2014年,40岁的颜先生曾因阑尾炎切除术,出现手术后遗症“右侧腰大肌脓肿”,再次手术后发现引流液伴有食物残渣,疑似“肠瘘”。自那时起,颜先生身上时刻挂着引流袋。2015年3月,颜先生因双下肢疼痛到冲坡镇卫生院就诊,他遇到了三亚市人民医院派遣的一名对口支援外科专家。这位对口支援专家在诊疗中发现了颜先生的“肠瘘”。随后,三亚市人民医院派出医疗团队,携带所需设备前往冲坡卫生院,为颜先生进行了手术。

  据了解,为了切实解决边远乡镇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跟随全省基层卫生工作建设的步伐,乐东“十二五”期间陆续投入960多万元建设冲坡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和医技楼,并购置设备。2015年2月,在乐东县委、县政府促成下,三亚市人民医院与乐东冲坡镇中心卫生院突破传统的对口支援式帮扶,探索新合作模式——托管式帮扶管理,该院外科派专家轮流驻扎卫生院,从诊疗技术、科研教学等方面帮扶卫生院学科建设。

  如今,三亚市人民医院与冲坡镇中心卫生院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双向转诊模式。除了将重大疾病向上转诊外,三亚市人民医院也有许多手术后回到冲坡镇中心卫生院接受康复治疗的病例。

  “从上向下转诊,这在以前是我们不敢想的。”乐东县卫生局副局长容泉说道。

  据了解,从2012年至2015年,乐东乡镇卫生院就诊人数从38万人增加到68万人,增长近80%;中医就诊人次从不足5000人增加到25650人,增长435%以上。

  乐东基层卫生院患者回流是海南省基层卫生发展的缩影。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海南省累计投入3.87亿元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和基层信息化全覆盖的目标。五年间,海南省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使乡镇卫生院回归公益性,2015年比2010年乡镇卫生院门诊就诊人次增加58.5%。海南省基层卫生形成了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医疗、基本药物、基本公共服务“四位一体”全面发展新格局。

  未来,海南省将加快推进县乡村一体化建设,做好乡镇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工程和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在海口、三亚、儋州、琼海、万宁、乐东、陵水等7市县开展二级医疗机构与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级诊疗试点。(记者 马珂)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