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第二轮巡视查处12759人 至少68名厅官被查

20.06.2014  13:43

        截至前晚,2013年中央第二轮巡视的10个巡视点已全部公布了整改报告。初步统计,除了新华社和云南省,其余8个巡视点共处理12759人,其中包括至少68名厅局级官员,128人被移送司法机关。新华社的整改报告未涉及查办案件情况;云南省则通报立案754件,其中厅局级8件,但未公布处分的具体人数。

        2013年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工作从去年10月底开始,为期2个月左右。今年2月,中央巡视组陆续向10个被巡视地方、单位反馈巡视情况。

        广东查处38名厅官

        被查处的68名厅局级官员中,广东查处人数最多,达38人,此外湖南有15人,国土资源部有6人。

        广东、湖南、吉林、安徽均点名通报了所查处的厅局级官员姓名,如广东的“省政府原副秘书长、省海防打私办原主任罗欧”,湖南的“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岳辉,岳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韩建国”等。

        云南虽未公布具体的查处人数,但通报称立案调查了厅局级官员8件。山西也未通报所查的厅局级官员人数,但称截至4月底,处分厅局级干部数量增长100%。

        据此,二轮巡视至少有68名“厅官”被查处。

        多省通报高官违规

        跟首轮巡视的整改报告相同,各巡视点没有回避尖锐敏感问题,因此报告中通报了一些当地高层领导的违规现象。

        如吉林通报,副省级领导干部在金融机构兼职,“在金融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原副省级干部3人。其中,1人因个人严重违法违纪被处理;另外2名领导同志表示完全拥护中央和省委决定,均已辞去在企业兼任的职务”。

        云南点名通报了一名昆明市领导,“立案查处昆明市挂职副市长朱永扬聚众大吃大喝等问题”。

        据公开资料显示,朱永扬曾任中国银监会融资性担保业务工作部副主任,2011年6月被任命为昆明市副市长,2013年6月被免职。

        巡视点查处案件和处理人数

        商务部

        对2名司处级违纪人员进行行政处分

        国土资源部

        对5名正局级干部、1名副局级干部、2名正处级干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吉林省

        巡视组入驻以来立案1986件,结案2292件,处分2347人

        山西省

        对中央巡视组移交问题线索办结1320件,查实597件,处分811人

        云南省

        一季度立案754件,其中厅级干部8件,县处级干部51件,中央巡视组转来的案件线索中已有8件经查实予以立案

        安徽省

        1至5月查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82件,其中市厅级干部5件,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76人

        广东省

        1至5月立案4039件,今年以来查处厅级干部严重违纪问题38人

        三峡集团

        已按党纪政纪处理1人,拟另行处理2人

        湖南省

        1至5月共受理信访举报28063件次,初核线索2590件,立案2589件,其中地厅级干部15人

        二轮巡视后,中央巡视组曾指出了各巡视点与领导干部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如插手工程项目、为亲友谋利、住房或办公用房超标等;以及“带病提拔”等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对此,各巡视点的整改报告逐一作出了回应。

        1

        【插手工程项目】

        安徽年底前“削权”三分之一

        吉林、山西、安徽、广东、湖南、三峡集团都被中央巡视组指出领导干部插手工程项目问题。

        吉林采取的整改措施是就如何限权、控权,制定地方性规章,同时从省直部门一直到街道层级,确定廉政风险点;山西的整改措施是“强化对煤焦、交通、土地、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权力运行的监督”,“强化对人财物等权力运行关键环节的监督,督促有关方面采取集体研究、专家论证、公开公示等方式,规范干部人事权、审批权、财务权”。

        湖南则开展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矿业权的专项检查。

        安徽、广东、三峡集团的解决思路是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以此使审批权公开运行。此外,安徽正在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计划于今年年底前,省级行政权力将减少三分之一以上。

        2

        【为亲友谋利】

        广东监督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

        广东、湖南、吉林、三峡集团都被中央巡视组指出领导干部为亲友谋利问题。

        吉林采取的整改措施是严禁领导干部亲属违规参与企业改制、土地出让、工程建设“公开承诺,省领导带头签署公开承诺书,并制定相关文件,把解决国企改制、土地征用、土地出让、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三峡集团也采取了“承诺制”,规定自今年3月起,凡是参加招标、投标、评标、决标的人员都要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实行公开承诺。

        湖南则将“规范领导干部亲属从业行为”作为省级领导干部自查自纠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将领导干部亲属子女经商问题,列入年度述廉评议。

        广东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出台三个地方性规定:“严禁领导干部插手公共资源配置和人事安排”、“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监督”、“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和其他亲属从业行为”。

        3

        【住房、办公用房超标】

        湖南拟建领导干部住房数据库

        吉林、三峡集团、山西、湖南都被中央巡视组指出领导干部住房超标问题。吉林、三峡集团和云南还被指出办公用房超标。

        对于领导干部住房超标,吉林的整改措施是房改收费,即超出面积按房改市场价计价;山西则是腾退。三峡集团称,“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结合市场化方式,以及不重复享受福利房政策、不违规多占住房、不搞特殊化的原则,正在区分不同情况制订处理方案,待向上级机关请示同意后实施”。

        湖南计划建立全省领导干部住房情况数据库,同时结合领导干部的个人报告、网络举报等公众监督,即时发现领导干部违规违纪多占的住房。

        对于领导干部的超标办公用房,吉林、三峡集团、云南都已清理腾退,吉林、云南腾退面积共计398954平方米。

        4

        【带病提拔】

        广东倒查“问题干部”选拔任用

        广东、三峡集团都被中央巡视组指出“带病提拔”问题。湖南、吉林、山西也被指出,干部选拔存在领导打招呼、拉票跑要等现象。

        湖南、山西的整改措施都是制度化,如湖南正在制定《关于在重要干部任免中发挥党委全委会作用的意见》、《党政一把手履职用权若干规定》等制度。

        广东的整改措施是“建立常态化的倒查制度,规定必须实施倒查的问题及其时限”,目前,该省正对2013年以来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人员选拔任用过程开展倒查。吉林规定,每两年开展一次集中检查,重点检查群众反映强烈的用人问题、举报反映多的地方和单位。

        三峡集团则选择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物资采购、财务、人事、技术管理等专业岗位、关键岗位,推行轮岗制,在上述关键岗位的任职上限原则上不超过6年。

        5

        【超规格配备干部】

        吉林清理23名超配副秘书长

        国土资源部、山西、安徽、云南、吉林、湖南都被中央巡视组指出超职数、超规格配备干部问题。

        国土资源部整改称,“逐一提出清理消化的具体措施,同时严禁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超职数、超规格配备干部”。其他地区也采取了清理措施,如吉林,一次性清理了省委、省政府及省人大、省政协超配的10名副秘书长,省直部门和省属高校超配的6名干部,市(州)超配的13名副秘书长。湖南则免去了武冈市委办、政府办超配的副主任。

        山西和湖南正在制定相关制度,避免超编超配问题再度发生。如山西,已起草了《山西省控编减编方案》。

        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令政策落马前2天仍参与公开活动

        北京晨报讯(记者 刘洋)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昨天下午发布消息,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令政策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记者登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委员会网站发现,在领导简介一栏,令政策在九位副主席当中排名第二。简介中显示,令政策,男,1952年5月生,山西省平陆县人。令政策曾在山西省医院、矿山、机关工作,2003年任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正厅级)、党组副书记;2004年任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2008年1月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

        昨天上午,山西省政协官网以《省政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调研组在交城文水调研》为题,发布了令政策带队调研的消息。消息称,6月17日,由省政协副主席令政策带队的省政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调研组在交城和文水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