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过年习俗:琼南扫地不扫鞭炮纸红红火火过新年

11.02.2016  13:37

      大年初四……

      琼南地区的人们又有哪些过年习俗呢?

      继续跟着商报君一起来领略海南岛各地过年习俗吧!

      陵水:接香·搬年货·拿槟榔拜年

      大年三十晚上,新年钟声敲过,家中最重要的男丁就要恭恭敬敬地点上几柱香。当地的老人们说,相传,从大年三十的12点到大年初一天亮,这段时间代表着吉祥的各路神仙会陆续降临人间,把吉祥和财气带给人们。这些香就是用来迎接神仙的。负责点香的男丁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接香”。从大年三十的12点到大年初五,家里的香火一定要延续不灭。因为在陵水人的观念里,香火的延续,也代表着这户人家子孙兴旺。

      “搬年货”。海南很多地方大年初一早上都会吃一顿斋菜,陵水也有同样的风俗。但是与别处不同的是陵水人给斋菜赋予了新的涵义。在陵水,人们管吃斋菜叫“搬年货”。大年初一一大早,勤劳的主妇们便开始为“搬年货”而忙碌。金针菇、粉丝、茄子、腐竹等各种素食材料经过主妇们的巧手烹制,为清晨平添了一份温馨的香气。等全家人起床,团团围坐,一人一碗米饭,一起吃着香喷喷的斋菜。大人们总会招呼孩子“多吃一点”,把各种丰富的“年货”全“搬”进肚子里面,这一年都会财源广进、生活富足。

      拿槟榔拜年。陵水人爱吃槟榔,槟榔在陵水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像春节这样重要的日子更是少不了槟榔。在过年之前,陵水人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许多槟榔。把槟榔切成四瓣,然后再把一种吃槟榔时专配的叶子(俗称蒌叶)涂上一些特制的酱料后叠成小三角。大年初一,到了该向长辈们拜年的时候,带上一大把槟榔才好“行动”。每见到一位长辈,晚辈就会拿出两小瓣槟榔配上一个“小三角”放在手心,然后双手捧着,一边说“新年好”一边恭恭敬敬的递过去。长辈笑着接过槟榔,就等于接受了晚辈最诚心诚意的祝福。

      乐东:初二打扫卫生不扫鞭炮纸

      在乐东县黄流这个将近十万人的镇上,大年初一不仅不能“宰生”,而且也不能扫地搞卫生,哪怕是女人洗头男人刮胡子也不行。

      所以,不管初一那天地板有多脏也不能打扫,不管胡子有多长也不能刮,不管衣服有多脏也不能洗。这些工作只能留到大年初二来做。

      于是,初二一大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很早起床打扫卫生,当然在打扫卫生的时候还有一个“注意事项”,那就是不能打扫散落在地上的鞭炮纸。人们认为,那些散落在地上的红鞭炮纸代表着“红红火火”,代表着“大吉大利”,所以,在大年没有过完之前是不能打扫的。于是,家里打扫干净之后,地上都留有一地的落红。

      这一天,除了打扫,人们该做什么的就要赶紧去做,比如刮胡子、洗头、洗衣服等。忙完这些之后,人们就可以走街闯巷去给亲朋好友拜年了。

      大年初二几乎家家户户都响起拜年的鞭炮

      亲戚拜年须带鞭炮

      这一天,整个镇到处都是人,出门的人数比平日多出好几倍。人们在拜年的时候是不能空手过去的,至少要拿着一挂鞭炮。

      去到亲朋好友家里以后,这挂鞭炮立即可以鸣放,这样不管对拜年的人,还是被拜年的人,都代表着一种祝福和尊重。于是,这一天,几乎每家每户,鞭炮的声音都在此起彼伏。

      鞭炮鸣放完以后,主人就要杀鸡宰鸭招待客人了。当然在饭局开局之前,还有一个环节,那就是辈份小的要给辈份大的“恭喜”,接着辈份大的要送给辈份小的“红包”。饭吃多少没关系,但一定要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讨彩”。如果此“彩”讨得不好,说明到来的这一年“不好过”。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去拜年的人不能在日落之后回自己家,传统认为这样对自己不好,“被太阳压迫,好运都会变成厄运”。其实,这一天千百年来,都是大年三天中最不繁忙的一天。所以拜完年酒足饭饱之后,人们就可以回家了。如果还想在主人家玩耍,可以先回自己家后再返回来。

      不过,虽然这一天规矩不多,晚上也要“宰物”,因为大年初三跟初一一样是不能“杀生”的。

      大年初三“贴赤口”保平安

      横联上的金色字体就是所谓的“赤口”

      大年初三日,这一天大家也不会串门,同时还要在自家门上贴上“赤口”(封印),用水果、白酒、清茶祭祀先人。所谓的“赤口”,是宽一寸、长七寸印有吉利字的红纸条,上面印有如“公元贰零零叁年岁次甲寅月初三日当对神前香火前门钉断四方男女赤口贼盗火星一切祸灾归天大吉大利”的字样。海南民间认为,招财纳福之后,要把一年四季的福气运气留罩在家中,所以把初一、初二日所积下来的垃圾在初三日通通倒掉。如果在初一、初二日倒的话,等于把家里的金银财宝都倒出去了。因此,正月初三也被称为“送穷鬼日”或“封年”,俗称“赤口日”。乐东年,实际是从除夕夜开始算起,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的节目也不少,如放天灯、游灯、求丁、送丁、偷青等民俗节目,其欢乐气氛和春节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