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体制调整 将与陵水融合发展

11.12.2015  13:26

  黎安,“安静”一年之后,再次“热闹”起来。

  9月30日,垃圾转运站项目复工!

  11月30日,海洋主题公园项目复工!

  12月5日,海风小镇5个单位公建和市政道路正在组织施工进场!

  ……

  短短两个多月,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镇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下称“试验区”),一个个曾停滞达1年之久的项目陆续复工。

  这一个个的“复工”,证明了海南省委调整试验区管理体制的正确,消除了社会各界对试验区未来发展的疑虑,吹响了试验区与陵水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号角。

  体制调整凝聚力量

  12月4日,在试验区垃圾转运站项目现场,挖土机、工程车辆、工人共同组成了一幅繁忙的画面。然而,谁能想到这个占地面积15亩、投资仅4000多万元的小项目,曾“三停三复”,停工时间达一年半之久。

  “之前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征地拆迁工作进展缓慢,项目无法实施。”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管理指挥部副指挥吴雷雷说,中铁建承建的包括垃圾转运站在内的试验区道路、市政等基础设施项目,不少因为上述原因而停滞。

  今年9月20日,省委从陵水和试验区实际出发,做出调整试验区管理体制的决定,试验区党工委、管委会与陵水县委、县政府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管理体制的调整,有效凝聚了各方力量。陵水与试验区共同成立了6个工作组,开展征地拆迁资金的清点核实;同时,深入黎安镇、新村镇、三才镇各村、组,与群众面对面沟通,重启征地拆迁工作。仅针对垃圾转运站项目,就召开了2次协调会、2次现场会协调解决问题,让项目在体制调整后的10天内完成复工。

  “就像睡醒了一样,大家都打起精神了!”吴雷雷说,到12月9日,中铁建承担的5个已开工的基础设施项目全部复工完毕。

  管理体制虽变,但是试验区将建设成国际旅游岛建设先导区、中国最大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滨海城市示范区及世界一流的度假胜地的定位和标准却没有变。

  陵水县委书记,试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麦正华表示,管理体制调整后,县区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力、行动同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创新开发模式和招商合作,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把试验区打造成为全省经济新增长点和国际旅游岛建设新亮点。

  治理积患重振信心

  一年多以来,受涉案因素影响,加之企业持观望态度,试验区大多数项目处于停滞状态。重振信心,成为管理体制调整后的第一要务。

  机械检测、钢筋除锈、排栅拆除……11月30日,已停滞一年的海洋主题公园项目恢复施工。

  海南富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部经理姚伟雄坦言,“公司决定复工就是看到了体制调整后的新气象,让我们有了信心。

  “一个月内,陵水和试验区主要领导分别组织国土、住建、海洋等部门召开4次专题会议、两次会谈。麦正华书记要求我们每天至少与他联系一次,”姚伟雄说,“领导干部着急了,对我们来说就是好消息!

  为此,试验区正在理顺运行机制、与企业完善合同协议、处理遗留问题,同时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及时了解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恢复企业对试验区的发展信心。截至目前,文黎大道延伸段、海风小镇公建、海风小镇市政、海洋主题公园等项目陆续复工。

  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企业的信心,也需要群众的信心。过去1年来,由于开发进展缓慢、民生工程滞后,部分群众对试验区发展心存疑虑,阻工、上访等事件时有发生。

  “其他乡镇的村庄道路都是水泥路,我们还是泥土路,坑坑洼洼的,像波浪一样。”黎安镇后岭村支部书记刘明贵说,路上工程车很多,灰尘很大,老百姓苦不堪言。

  黎安镇镇长郑启荣介绍,黎安镇由试验区统一规划重建,在之前的体制下,道路、饮水工程、学校、医院等民生工程很难落地。试验区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建成,老百姓现在的生产生活难题不能忽视。

  今年10月,县区领导干部深入黎安镇各个村组了解民情,梳理了28个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清单,并充分利用体制调整后的优势,逐一提出解决方案。“国庆后启动了进村道路修复施工,计划1个月内完成,实际上10天就完成了。”郑启荣说,结合试验区规划和县里的安排,明年将实施镇墟排污、幼儿园、农村公路硬化、农田水利等民生工程。

  短期民生问题的解决与试验区长远发展相结合,恢复了老百姓的信心。刘明贵说:“之前有些人还不愿意搬到海风小镇,现在都在打听海风小镇的建设,希望能早点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