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昌连长指挥打下日军战机 被迫赴台至死未能回乡

24.08.2015  09:13

      原标题:屯昌连长指挥打下日军战机被迫赴台至死未能回乡

      66岁老人刘雪莉的家族抗战记忆:

      “父亲曾击落日军一架飞机”

      刘钟权遗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如果没有70多年前的那场侵略战争,我们一家人就会在一起。我也不会直到66岁,才第一次见到父亲。”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今年66岁的刘雪莉给南国都市报记者讲述了一段不为人知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刘雪莉的父亲刘钟权,曾是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在淞沪会战中,刘钟权担任高炮连连长,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曾亲手打下一架飞机。

      这是一段独特的,藏在刘雪莉心底的家庭抗战记忆。

      父亲曾获“抗日英雄”称号

      刘钟权出生在屯昌屯城,如果不刻意去找,那段历史似乎就要被淹没了。

      今年66岁的刘雪莉对父亲的记忆很少。讲起父亲,她喜欢用“父亲是黄埔军校第七期毕业的”开头,接着就说,“父亲当年曾亲手打下过日本人的飞机。这是资料有记载的。”

      说着,刘雪莉从随身携带的挎包里拿出了一叠复印的资料,其中一页是《嘉兴市志》的记载,上面写着:1938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开始,嘉兴成为战区,于是经常有飞机前来轰炸、侦察敌情。8月19日凌晨5点20分,日机20余架袭嘉兴,第八集团军高炮连正驻瓶山,连长刘钟权指挥射击,击落敌机一架,余机逃逸。

      “这个刘钟权就是我父亲。”刘雪莉很高兴,“这记载的就是当年那场战斗的事情。”

      刘雪莉的哥哥刘世勋的记忆则要更深。

      “1930年,父亲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便在军队中担任职务,期间还回到过老家屯昌,还担任了一年屯昌中心小学校长。”刘世勋说,后来父亲被任命为陆军步兵学校教官,逐步成长为陆军步兵学校练习队高炮连少校连长。

      “正是在连长的这个职务上,父亲指挥部队击落了日军前来袭扰的轰炸机。”刘世勋告诉记者,那个时候能够打下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时,这个事情很轰动,各大报纸杂志都报道过。”

      “此外打落下的飞机,也有助于我们研究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制造技术。”刘世勋说,当年这家飞机被击落后,日本侵略者担心中国机械师破解他们的技术,甚至还出动飞机进行了第二轮轰炸。不过,中国的机械师还是成功获取了里面的有用信息。

      刘世勋说,凭此战功,父亲从连长升为了营长,当年还被授予了抗日英雄的称号。

      两岸相隔“至死未能回故乡”

      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刘钟权被迫去了台湾。

      “父亲知道,一去台湾可能就再也回不到海南,回不到故乡了。”现在,刘世勋依然记得赴台时的不舍。

      刘世勋回忆,“当时父亲刘钟权安排了一个副官,让他把我和母亲一起送回海南。”临走时,父亲刘钟权拉着不到10岁的刘世勋的手嘱咐说,“你现在已经长大了,一路上你要照顾好母亲。”刘世勋记得,当时母亲的肚子里怀着的正是后来出生的妹妹刘雪莉。

      “我们回海南了,你什么时候回?”刘世勋问父亲。

      “你们先走,我想办法,后面就跟上你们了。”父亲刘钟权这样安慰刘世勋。可自那以后,刘世勋再也没有见过父亲,从此两岸相隔,了无音讯。

      在七八十年代,父亲刘钟权也曾想方设法从美国辗转寄回信件。刘世勋说:“每封信看了都催人泪下,字里行间情深意切,有非常浓厚的怀乡情绪。后来从台湾回来的人说,过去很多人劝他再娶,可他坚持不同意,时刻盼望着回乡跟亲人团聚。”

      1985年4月,刘钟权在台湾去世,至死也没能回到故乡海南。刘钟权的妻子,1994年在海南屯昌去世。海峡阻隔,未曾碰面。

      2015年3月,刘世勋、刘雪莉姐妹两人,带着各自的家人一起去台湾祭奠父亲,为父亲扫墓。

      在台湾的公墓里,66年来,刘雪莉第一次见到了父亲,“心里顿时五味杂陈”,“一辈子,我从未见过他。有悲伤,心里确实难受,毕竟那是自己的父亲;有高兴,自己竟然见到了自己的父亲,第一次见到。”刘世勋说,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再次讲述父亲的故事,也是在回顾那段历史,是对那段历史的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