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添“新翼”打造12小时航空旅游圈

15.09.2016  03:08

  8月以来,三亚航空市场喜讯频传。“三亚—曼彻斯特航线”即将开通,为该市航线网络再“添丁”,14条国际航线正在执飞,“4小时、8小时、12小时”航空旅游圈逐步成型;凤凰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如火如荼进行,三亚新机场项目正加紧推进……

  三亚经济结构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航空布局的完善,极大助力龙头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其所承载的航空经济,亦成为三亚未来发展新引擎。

  三亚入境游客量全省第一

  无内不稳,无外不强,入境游市场吃紧曾一度让三亚担忧。为此,近两年,三亚积极争取保税航油政策落地,不断拓宽国际客源市场力度,先后开通了包括至莫斯科、法兰克福、胡志明等城市(地区)的境外航线14条,覆盖日、韩、俄罗斯及俄语系国家、东南亚等国家与地区。三亚口岸局局长左正和透露,2016—2017年冬春航季三亚将再开通9条直飞俄语区域国家、澜湄区域国家等国际航线。

  “这些航线的开通,为三亚和各客源地国家及地区架起旅游和文化交流的桥梁,有望为三亚创造更大的社会经济发展空间。” 三亚市常务副市长岳进表示。

  “任何市场的发展首要解决的就是互联互通。新航线开通可提高三亚国际通达能力,有效带动三亚旅游经济的发展。”三亚旅游委主任樊木说,三亚入境游客量和旅游外汇收入居全省第一,实现止跌后恢复性增长。今年上半年入境游客量占全省入境游客量58.11%,旅游外汇收入占全省旅游外汇收入69.82%。

  新机场助国际空港转型

  “凤凰机场三期正在扩建,扩建工程全部完成后,候机楼面积将达到10万平方米,停机位达到70个,年旅客吞吐量将达2000万人次。新机场建设也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有关负责人透露。

  2015年,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客运吞吐量达1619万人次,客流量排名全国第18位,而国际旅客仅占21万人次。然而,按照发达国家旅游城市经验,入境客流量一般要占到总体客流量30%左右。

  目前,三亚在实现国际临空枢纽港口城市的进程当中,仍有诸多需破题之处。业内人士表示,三亚机场服务保障功能、空港口岸基础设施有待提升,出入境政策方面支撑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机场的支撑。然而,三亚凤凰国际机场1994年通航以来,客运量连年保持快速增长。2011年,该机场客流量首次超过千万人次,成为海南最大吞吐量机场,吞吐能力远超二期设计需求。

  未来,三亚将以新机场为核心,整合环海南岛高速、环海南岛铁路、远洋运输等交通资源,积极发展空地联运、空港联运等多式联运,构建海、陆、空立体交通运输枢纽网,不断提高三亚城市的通达度。(本报三亚9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