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减灾 :特写 气象部门24小时待命 追着云层来增雨

17.06.2015  00:36

海南网台消息(海南新闻联播):

昌江县在今年6月,共实施人工增雨作业6次,截至今天下午5点,人工增雨和自然降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那么人工增雨如何监测?怎么确定降雨条件?一起来看记者的实地探访。

如果把云中的水比喻为一座水库中的水,人工增雨就是向云中播撒适量的催化剂,使水库的闸门开大,以便让水多流出来一些,增大云的降水效率。

目前海南主要采用车载火箭装备来人工降雨,通过雷达、卫星云图监测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确定作业范围。

同期声:昌江黎族自治县气象局气象台副台长  吴乃兴

(我们主要是通过雷达回波,回波出现在哪个位置,我们就及时通知人工增雨作业人员,我们现在有两部增雨作业车,都在外面待命的。)

增雨作业人员根据云的移动、发展,结合现场观测,确认火箭发射位置,对积雨云作业。

同期声:昌江黎族自治县气象局观测员  郭志鹄

[(积雨云)其实有些特征很明显,底下像悬球状,一个一个球那样子的,反正都是很黑的。云又厚、又深,这样子作业的效果才好。]

炮弹发射后,根据云层大小,风速,作业区的几公里范围内都会受到降雨影响。

昨天下午,人工降雨加上自然雨水,昌江石碌镇片石村下了一个多小时的雨。雨刚停,村民们就迫不及待地来到农田里。

同期声: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片石村村民  刘亚也

(这几天下雨看一下我们可以抢救一点,希望这个月每天都有一点下雨。)

与地面人工增雨火箭作业互为补充的还有人工增雨烟炉。目前,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在乐东、五指山、昌江、东方4市县的山区设置了4套人工增雨烟炉。五指山在6月两次通过增雨烟炉作业,燃烧烟条8根,6月8号作业后周边降雨51mm,达到暴雨等级。 

 

(视频编辑:龙威      文字编辑:张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