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宪法铭刻在公民心里

05.12.2014  11:19
  ■  海南日报记者  李关平  郭景水 易建阳  张靖超

  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中央宣传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司法部3日在北京举行“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座谈会。

  这在我省社会各界中、特别是政法领域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认为,国家设立宪法日,将揭开中国法治建设新篇章。

  掀起学习宪法热潮

  省公安厅以“不断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确保执法人员依法用权”为目标,组织全省公安机关及广大民警,开展学习宣传《宪法》活动,深入贯彻学习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国家首个宪法日座谈会精神。要求推动全省公安机关及广大民警认真学习宪法、严格遵守宪法、准确执行宪法,在公安机关掀起学宪、遵宪、拥宪的热潮。

  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担负着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双重职能,是维护宪法权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践行者、推动者、保障者。公安机关要把宪法及法治精神贯穿到执法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按照宪法及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办事,正确处理尊重和保障人权与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关系,确保执法行为的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同时,进一步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宪法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三亚学院的师生今天自发组成志愿小分队,到三亚市区(明珠广场、大东海)进行宪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调研活动;法学院组织专业教师到三亚市第五小学开展宪法与法律知识专题宣讲,充分发挥了高校服务地方的大学功能。

  彰显宪法的权威

  在五指山市法院内,精选“国家宪法日”相关宣传标语分别悬挂于法院楼体两侧及围墙外侧,营造浓厚的宪法宣传氛围。五指山市人民法院副院长蔡文表示,宪法宣传应该常态化,让群众真正意识到宪法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自觉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今天,海口市区两级法院系统均举行了新任法官集体向宪法宣誓活动。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审判员吴济汉表示,设立宪法日,有利于宪法意识根植人心,更加彰显宪法的权威,也有利于提高社会的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对破解执行难的问题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亚市工商局审批办主任罗伟中认为,三亚是国际旅游岛的前沿阵地,工商执法人员必须紧跟当下社会发展趋势,真正读懂宪法与法律,依法行政、依法监督、严格执法,才能为广大游客打造舒适的旅游市场环境。作为工商部门,对市场准入进行把关和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执法,是最重要的两项职能,但这两方面涉及到包括《广告法》、《商标法》等在内的五十余部法律。若不能够正确理解宪法及相关法律的精神及 内容 ,那么在日常工作中就会经常出现纰漏。

  有力提升我国软实力

  海南瑞来律师事务所廖晖律师表示,设立国家宪法日,这不单单是一种仪式,更重要的是一种实施宪法、树立宪法权威的体现。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所以国家要去培养群众内心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国际战略传播学会理事长毕研韬认为,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彰显了执政党推动“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对内可鼓舞士气、凝聚人心,对外可提升软实力。一方面,国家要依宪依法切实保障公民的言行权利,另一方面,公民在依宪依法捍卫自身权利的同时,要清楚权利的边界以及越界的后果。

  毕研韬表示,中国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依法治国的决心和 能力 ,是增加我国软实力的重要前提和手段。在当今时代,传播更重要的是以行动而非信息传递信号,这正是战略传播的要义。从这个角度看,我国设立“宪法日”,对实现“中国梦”意义重大。

  (海南日报海口12月4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