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将在西海岸新区建地下管廊 计划于2016年底前建成

15.04.2015  13:44

      原标题:海口入选全国首批地下管廊试点城市,将在西海岸新区和美安科技新城建地下管廊

      地下综合管廊长啥样?

      犹如火车隧道能走人能开车

      海口新城区马路有望不遭“开膛破肚”,今后更加“美美哒”。14日,海口成全国首批地下管廊试点城市,将获12亿元支持的消息在微信圈中传开。地下综合管廊是个什么样子?它的建设将对海口城市面貌和城市管理产生什么影响?记者采访了有关人士。

      管线打架遭诟病

      人大代表曾提议建管廊

      早在我省的两会上,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提议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薛良燕等调查发现,海南大多数市县经常出现管线“打架”的情况。在建设施工中经常发生管线被挖断的事件,引起停水、停气、停电和通讯中断等事故,造成为数不少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薛良燕建议,开展普查,构建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健全地下管线档案,建立形成完整、准确的信息库,健全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查询利用制度。

      省人大代表孙南峰长期关注此事。“海口旧城区的许多道路就像一条大拉链,地下哪条管道坏了就‘拉’开修,修好再‘拉上’。这个过程给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都带来了很大影响。”他认为,城市地下管廊建设,是节约城市空间和资源、利国利民的事。城市建设规划中,油管、气管、电缆、光纤、自来水管、排污等设施都可以集中到地下管廊中,也便于市政维护管理和对各种管廊的维修。他建议,通过立法来规范地下管廊建设和运用。

      极力争取获试点

      将获12亿元专项补助

      地下综合走廊的建设早就引起省市领导的重视。自去年12月全国城市规划建设座谈会提出开展大中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后,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并将其列为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重点工作。省住建厅提前谋划,积极与住建部沟通联系,了解申报要求和条件,并联合省财政厅组织海口市进行申报,指导完善试点实施方案,充分准备竞争性评审答辩。最终海口以较好的成绩成功入围首批试点城市名单。

      4月10日,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对2015年全国10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名单进行了公示,海口市成功进入试点城市名单。

      据悉,全国有36个城市申报了2015年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其中15个城市经过初选环节进入财政部、住建部竞争性评审范围,最终在竞争性评审答辩中,海口市以92分的成绩获得第3名。

      按照财政部、住建部《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央财政将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共三年,其中直辖市每年补助5亿元,省会城市每年补助4亿元,其他城市每年补助3亿元。

      两新区建设示范项目

      三年建成44.68公里按照试点实施方案,海口市将本着“条件成熟先行、连片形成网络、干线支线结合、高标准规划建设”的原则,进行示范项目建设。规划在西海岸新区和美安科技新城109平方公里范围内,三年建成44.68公里综合管廊,占区内规划主干道路长度的27%,总投资约36亿,确保部分管廊2016年底前建成,投入运营。

 

      地下综合管廊长这样

      什么是“地下综合管廊”?据了解,地下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它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铺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能有效破解“拉链马路”问题。综合管廊其实就是“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它就像一个大口袋,把各种管线集中收纳,统一管理。这就可以避免马路隔三岔五被挖开,避免对市容、交通产生严重影响。

      接触此项目的海口市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地下管廊就像在地下挖隧道一样,墙上都可以挂管线,而海口旧城区目前的地下管线埋放就是先挖开一个小沟,把管线装进去。地下管廊犹如火车隧道很宽敞,甚至可以开车进去。“你看过巴黎圣母院吗,今后的地下综合管廊就像巴黎的地下管道。”他介绍,今后供水、排污管都可以装进地下管廊,工作人员可以步行巡查,甚至可以开车进去维修。以前,对地下管线的检查有时只能“开膛破肚”,形成了很多“拉链路”,以后这种情况可以得到避免。管理人士认为,地下综合管廊是现代化城市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整个城市生产生活水平提高都有基础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