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名称又能寄快递:实名制实施一年名存实亡?

11.11.2016  22:08

  快递单寄件人没有实名填写。汤琪 摄

  在快递单寄件人姓名一栏填上一个“”字,无需出示任何身份证件,包裹便成功寄出。从去年11月1日起实施的快递实名制,经过一年多时间,真的名存实亡了么?“双11”来临,在快递业最繁忙的时间节点,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实施一年多:快递实名制名存实亡?

  “你寄一本书不需要身份证,只有国家开一些重大会议时才会查一下。”这是中新网记者在北京丰台区一家菜鸟驿站咨询快递实名制时得到的回复。

  近年来,类似菜鸟驿站这样的代收、代寄包裹的服务越来越普遍,这家副食店店主透露,她的店服务于优速快递,不需要出示身份证件,便能迅速完成寄件服务,这样的情况在韵达和中通的部分快递点寄件时同样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快递实名制发起者之一的顺丰速运,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开通了上门寄件服务。家住北京朝阳区的陈峰最近在网上填写完姓名和手机号,50分钟后就有快递员找到他,当面查收了他要寄出的一部iPhone手机。由于物件较为贵重,他询问快递员是否需要身份证时,快递员茫然地反问他:“什么身份证?

  在调查采访中,唯一需要身份证件的是中国邮政。中新网记者从北京丰台区的一家中国邮政营业点了解到,没有身份证件的原件是无法办理寄件业务的,该工作人员表示,不一定需要身份证,驾驶证、户口本等都可以。

  “快递公司需要追求效率、追求利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告诉中新网记者,如果每次寄件都要核对身份,无疑增加了快递员的工作量,影响配送效率。

  中国快递协会原秘书长邵钟林也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实名制和非实名制的派送效率是不一样的,业务处理流程的时间也不一样。

  快递行业迅速发展。汤琪 摄

   实名制非强制性法规,各地落实难同步

  随着互联网购物的普及,“双11”、“双12”等网购促销日的推波助澜,消费者和商家对快递行业的需求日渐广泛,快递包裹的安全问题摆在了网购一族和公众面前。

  2011年8月,圆通快递杭州分公司发生快递包裹爆炸事件,造成该公司两名员工轻伤;2012年2月,广州天河区棠下街一名男子被快递包裹炸伤面部和手部,经查这两起快递爆炸案均是寄件人报复收件人的行为。

  因此,快递实名制、开包检查等方式成为了保障快递包裹安全的措施。去年,国家邮政局下发通知称,自2015年11月1日起,除信件和已有安全保障机制的协议客户的快件、通过自助邮局(智能快件箱)等交寄的邮件、快件外,一律要求通过对寄件人电话号码及相关身份信息比对核实后方可收寄。

  今年6月1日起施行的《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YZ0149-2015)》规定,快递服务组织应在收寄时要求寄件人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核对证件信息并进行登记;寄件人拒绝提供有效身份证件的,快递业务员应拒绝收寄。

  从全国的落地情况来看,由于快递实名制缺少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各地实施起来也各行其道。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江苏泰州从今年9月1日起才正式推行快递实名制;今年10月底,广州白云区实施寄送快递实名管理后,再向全市推广经验。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